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linux网络编程——基础知识

1.基本知识(1)socketdomain:确定通信特征,如地址格式type:限定套接字类型,主要设置运输层特征protocol:通常为0,表示按照给定的域和套接字类型选择默认协议

1. 基本知识

(1)socket

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domain:确定通信特征,如地址格式

AF(address family) 地址族
AF_INET            IPv4因特网域
AF_INET6          IPv6因特网域
AF_UNIX           UNIX域
AF_UNSPEC       未指定

 type:限定套接字类型,主要设置运输层特征

SOCK_STREAM                 有序,可靠,双向面向字节流
SOCK_SEQPACKET            长度固定,有序,面向连接,报文传输
SOCK_DGRAM                   长度固定,无连接,不可靠报文   
SOCK_RAM                       IP协议层的数据包接口,即不使用预定义运输层
    

 protocol:通常为0,表示按照给定的域和套接字类型选择默认协议。

socket返回fd,使其能使用部分文件IO的api

close
dup dup2
poll
select
write
read

 套接字是双向的,可以禁止其输入/输出

int shutdown(int sockfd, int how)
how:
    SHUT_RD
    SHUT_WR
    SHUT_RDWR

(2)字节序

  网络传输途径的设备不同,字节序不同,为了让所有设备都能理解数据包的包头信息,需要统一成大端字节序,

  被统一的内容是路由设备会读取的内容,即 目标地址,源地址,目标端口号,源端口号。

uint32_t htonl(uint32);
uint16_t htons(uint16);
uint32_t ntohl(uint32);
uint16_t ntohs(uint16);

const char * inet_ntop(int domain, const void *addr, char *str, soklen_t size);
int inet_pton(int domain, const char *str, void *addr);

(3)地址格式

  不同通信域,地址格式定义不同,为了统一使用 socket api,统一为 struct sockaddr 为接口类型。

  IPv4域,地址格式为 struct sockaddr_in

2.因特网下的客户端,服务器

(1)绑定地址

int bind(int sock,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len);

 调用 bind,让socket与具体网卡绑定,如果IP设置为INADDR_ANY,则socket可以接受所有网卡的数据包。

 对于客户端,绑定特定网卡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不绑定,在调用connect或listen时,会自动随机绑定网卡。

 使用 getsockname 获得 socket 绑定的地址。

int getsockname(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len);

 使用 getpeername 获得建立连接的对方的地址

int getpeername(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len);

(2)建立连接

 如果是面向连接的套接字(SOCK_STREAM、SOCK_SEQPACKET),可以调用 connect 建立连接

int connect(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len);

 连接可能失败,需要视情况处理。

 connect 也可用于无连接套接字,效果:

    发送报文的目的地址设置为connect的地址,这样之后发送数据时,不需要再指定地址。

    只能接受目的地址的数据。

 面向连接的套接字,使用listen来宣告可以接受连接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套接字listen返回后,就开始接受连接,连接请求会保存到监听队列,

 并使用 accept 接受队列中的连接请求。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len);

 accept涉及三个套接字,服务器原始套接字sockfd, 服务器处理客户端连接的套接字 accept的返回值,客户端的套接字。

 原始套接字必须和客户端的套接字domain和 type相同,才能建立连接。

 addr :用于接受客户端套接字信息,如果不关心,可以为NULL

 len :addr大小的传输传出参数 

 如果监听队列为空时,调用accept,会阻塞,如果使用非阻塞模式,会立即返回-1,errno被设置为 EAGAIN或EWOULDBLOCK.

 可以使用 select poll 来处理阻塞的accpet。

3.数据发送/接受

 套接字使用fd,所以可以使用read,write进行数据接受,发送。

 如果想进行更多功能,可以使用 send,recv

ssize_t send(int sock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nbytes, int flags);

  使用send时,sockfd必须已经确定目标地址,即使用connect。

 flags用于设置数据发送时的功能

MSG_DONTROUTE        勿将数据路由出本地网络
MSG_DONTWAIT          非阻塞
MSG_OOB                    带外数据

 如果send成功返回,并不代表对方已经接受到数据,只是说明数据成功发送到网络。

 与 send 类似的 sendto

ssize_t sendto(int sock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nbytes, int flags, const struct sockaddr *desaddr, socklen_t deslen);

 sendto 允许在发送时指定目标地址

 另一个发送api : sendmsg,允许指定多重缓冲区发送数据,与writev很相像。

 recv和read相像,但可以指定flags

sszie_t recv(int sockfd, void *buf, size_t nbytes, int flags);
MSG_OOB        接受带外数据
MSG_PEEK       查看报文内容,但不取走报文
MSG_TRUNC    即使报文被截断,要求返回报文的实际长度
MSG_WAITALL 等待直到所有数据可用(仅SOCK_STREAM)

 MSG_WAITALL:对于 SOCK_STREAM,接受的数据可能比请求的少,使用 MSG_WAITALL保证完整的接受数据。MSG_WAITALL对于 SOCK_DGRAM 和 SOCK_SEQPACKET 没任何作用,因为基于报文套接字一次读就返回整个报文。

 当发送者调用shutdown结束传输,或发送端按照协议默认关闭,那么当数据接受完后,recv返回0。

 如果要定位发送者,可以调用 recvfrom

 recvfrom 通常用于无连接套接字, 否则 recvfrom 同 recv

 recvmsg将接受数据放入多个缓冲区(类似readv)

4.套接字选项

 套接字行为通过两个接口控制,一个设置选项,一个查看选项

int setsockopt(int sockfd, int level, int option, const void *val, socklen_t len);
int getsockopt(int sockfd, int level, int option, const void *val, socklen_t *len);

 TCP不允许一段时间内绑定同一地址,使用端口复用可以解决

int reuse = 1;
setsockopt(sock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reuse, sizeof(int));

5.带外数据

 一些通信协议可选特征,允许更高优先级的数据先传输,即使普通数据已经在发送缓冲区。

 TCP支持该特征,支持一个字节的带外数据传输。UDP不支持。

linux 网络编程——基础知识


推荐阅读
  • 本文介绍了OC学习笔记中的@property和@synthesize,包括属性的定义和合成的使用方法。通过示例代码详细讲解了@property和@synthesize的作用和用法。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中进程控制块PCBtask_struct结构体的结构和作用,包括进程状态、进程号、待处理信号、进程地址空间、调度标志、锁深度、基本时间片、调度策略以及内存管理信息等方面的内容。阅读本文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Linux进程管理的原理和机制。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lua语言中闭包的特性及其在模式匹配、日期处理、编译和模块化等方面的应用。lua中的闭包是严格遵循词法定界的第一类值,函数可以作为变量自由传递,也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这些特性使得lua语言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为程序开发带来了便利。 ... [详细]
  • HDU 2372 El Dorado(DP)的最长上升子序列长度求解方法
    本文介绍了解决HDU 2372 El Dorado问题的一种动态规划方法,通过循环k的方式求解最长上升子序列的长度。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初始化dp数组、读取数列、计算最长上升子序列长度等步骤。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C#中数据集DataSet对象的使用及相关方法详解,包括DataSet对象的概述、与数据关系对象的互联、Rows集合和Columns集合的组成,以及DataSet对象常用的方法之一——Merge方法的使用。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到DataSet对象在C#中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 [详细]
  • 在说Hibernate映射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对象关系映射ORM。ORM的实现思想就是将关系数据库中表的数据映射成对象,以对象的形式展现。这样开发人员就可以把对数据库的操作转化为对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SpringBoot中集成thymeleaf前端模版的配置步骤,包括在application.properties配置文件中添加thymeleaf的配置信息,引入thymeleaf的jar包,以及创建PageController并添加index方法。 ... [详细]
  • 知识图谱——机器大脑中的知识库
    本文介绍了知识图谱在机器大脑中的应用,以及搜索引擎在知识图谱方面的发展。以谷歌知识图谱为例,说明了知识图谱的智能化特点。通过搜索引擎用户可以获取更加智能化的答案,如搜索关键词"Marie Curie",会得到居里夫人的详细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知识图谱的出现引起了搜索引擎行业的变革,不仅美国的微软必应,中国的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公司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知识图谱。 ... [详细]
  • 1,关于死锁的理解死锁,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两个线程同时使用同一资源,两个线程又得不到相应的资源而造成永无相互等待的情况。 2,模拟死锁背景介绍:我们创建一个朋友 ... [详细]
  • 后台获取视图对应的字符串
    1.帮助类后台获取视图对应的字符串publicclassViewHelper{将View输出为字符串(注:不会执行对应的ac ... [详细]
  •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3——串匹配算法性能评估
    本文主要讨论串匹配算法的性能评估,包括模式匹配、字符种类数量、算法复杂度等内容。通过借助C++中的头文件和库,可以实现对串的匹配操作。其中蛮力算法的复杂度为O(m*n),通过随机取出长度为m的子串作为模式P,在文本T中进行匹配,统计平均复杂度。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匹配分别进行测试,分析其平均复杂度。详情请参考相关学习资源。 ... [详细]
  • 高质量SQL书写的30条建议
    本文提供了30条关于优化SQL的建议,包括避免使用select *,使用具体字段,以及使用limit 1等。这些建议是基于实际开发经验总结出来的,旨在帮助读者优化SQL查询。 ... [详细]
  • 基于layUI的图片上传前预览功能的2种实现方式
    本文介绍了基于layUI的图片上传前预览功能的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使用blob+FileReader,另一种是使用layUI自带的参数。通过选择文件后点击文件名,在页面中间弹窗内预览图片。其中,layUI自带的参数实现了图片预览功能。该功能依赖于layUI的上传模块,并使用了blob和FileReader来读取本地文件并获取图像的base64编码。点击文件名时会执行See()函数。摘要长度为169字。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使用Java实现大数乘法的分治算法,包括输入数据的处理、普通大数乘法的结果和Karatsuba大数乘法的结果。通过改变long类型可以适应不同范围的大数乘法计算。 ... [详细]
  • 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步骤及最长递增子序列问题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划分阶段、选择状态、决策和状态转移方程,并以最长递增子序列问题为例进行了详细解析。动态规划算法的有效性依赖于问题本身所具有的最优子结构性质和子问题重叠性质。通过将子问题的解保存在一个表中,在以后尽可能多地利用这些子问题的解,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 ... [详细]
author-avatar
ranger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