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16日,日立(Hitachi)集团和IBM公司宣布了一个震动整个硬盘业界的计划:根据达成的临时协议,两家公司将把各自的硬盘驱动器业务联合起来成立一家单独的合资公司,整合双方的研发和制造业务,以及相关的销售和营销团队。由于IBM公司是硬盘驱动器的缔造者并主导了该行业的前25年,业内的资深人士多多少少都与之有些渊源,突然听到IBM要放弃硬盘驱动器业务的消息,令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6月3日,日立和IBM宣布达成了将他们的硬盘驱动器业务转移到一家主要由日立集团拥有的新的单独公司的最终协议。日立同意以20.5亿美元收购多数IBM与硬盘驱动器相关的资产,包括将IBM与硬盘驱动器相关的知识产权组合转移到新公司。日立最初将拥有新公司70%的股份,然后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付清其余款项。
IBM-Hitachi.png
2002年的最后一天,IBM宣布完成与日立联合硬盘驱动器业务的协议,成立一家名为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日立环球存储科技,Hitachi GST)的公司。2003年1月6日,新公司宣告成立,IBM的硬盘驱动器业务成为历史。
此前的几十年中,IBM和日立的硬盘驱动器业务都是非独立的性质,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给人留下印象的收购记录。IBM硬盘驱动器业务的辉煌过去可谓尽人皆知,相比之下日立一方就未免有些“养在深闺人未识”了,不过细细搜罗还是有些值得小书一笔的事迹:
  • 1967年6月,推出日本第一个大型主机存储子系统H-8564,采用6张14英寸盘片,可交换的磁盘包提供7.25MB容量,主轴转速2400RPM(IBM 305 RAMAC的350 Disk File为1200RPM),平均寻道时间85ms。
  • 1973年2月,推出FHD50(Fixed Head Disk,固定磁头磁盘),磁头悬挂、接触起停(contact start/stop,CSS)和密封的外壳与IBM稍后推出的3340 Winchester有共通之处。
  • 1976年,推出第二代固定磁头设计的FHD100,被NCR公司等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系统OEM采用,为日立集团打开OEM市场,提升了硬盘驱动器行业的竞争水平。
  • 1982年,H-8598成为第一台容量突破1GB的磁盘驱动器,以13张(一说10张)14英寸盘片达到1.26GB容量。
  • 1988年,推出第一款9.5英寸硬盘驱动器H-6586(Hitachi DKU-86i),以8张9.5英寸盘片达到1.89GB容量,每GB规格对应的重量从121千克锐减至42千克,号称“第一台人力可以搬动的大型主机硬盘驱动器”,由此推算,它也是第一款人力可以搬动的GB硬盘驱动器——尽管三年后3.5英寸硬盘驱动器的容量就突破了1GB。
  • 1997年,获得一系列有关TMR(tunneling magneto-resistive,隧道磁阻)磁头技术的专利中的第一个。
  • 1998年,世界上第一台12030RPM硬盘驱动器DK3F1创下性能纪录,以15张2.5英寸薄膜盘片达到6.1GB容量的3.5英寸规格产品,应用于日立H-6593/6596高端存储系统。同年4月,日立推出仅有9张2.5英寸盘片即达到9.2GB容量的后续版本DK3E1T-91,并被广泛接受为业界第一款12000RPM硬盘驱动器。
H-8598.jpg
第一款容量突破1GB的硬盘驱动器——日立H-8598
日立集团一直很重视存储业务,1989年便成立了存储系统子公司HDS(日立数据系统),1995年推出第一个具有冗余部件设计的、永不停机的存储系统Hitachi Freedom Storage 7700,1998年4月更推出第一个采用12030RPM硬盘驱动器的Hitachi Freedom Storage 7700E,号称“当时最快的存储系统”。
H-6586.jpg
代号“QII”的第一款9.5英寸硬盘驱动器H-6586
IBM与日立在硬盘驱动器技术上有着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特别是在进入2000年以后,希捷、迈拓(昆腾)和富士通(Fujitsu)的10000RPM与15000RPM硬盘驱动器已普遍采用4碟设计,但日立的DK32家族(DJ和EJ,以及后来更名为Ultrastar 15K73的DK32EK)与IBM的Ultrastar家族却均采用5碟设计,步调非常一致。因此,日立集团成为买家的理由很充分,人们难以理解的是IBM“为什么要卖掉”有着无数辉煌历史并在业内数一数二的硬盘驱动器业务?
Hitachi-DK32EK.jpg
日立首款15000RPM驱动器DK32EK,合并后改称Ultrastar 15K73
最直接的原因是IBM的硬盘驱动器业务连年亏损,而刚上任不久的CEO帕尔米萨诺(Samuel Palmisano)正想剥离利润不高的硬件制造业务。可是,IBM的硬盘业务为什么会亏损?硬盘驱动器行业在2000~2002年的确处于低谷,但到2004年已开始反弹,IBM为什么不能再等一两年呢?
大家知道,磁头技术是IBM硬盘驱动器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1990年代,IBM主导了MR和GMR两次革命。日立环球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德克·托马斯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谈到,最早用薄膜(磁头)技术来发展时磁录密度每年增长30%,在1991年推出MR技术之后每年增长60%,而1997年推出GMR技术之后每年增长更超过百分之百。当时IBM的策略是“原则上让它(磁录密度增长)运转的速度越快越好,首先把那些做不到的企业先淘汰出去”,因为“这也是一个技术游戏”。
但是“做不到的企业”并没有IBM想象的那么多,除了昆腾掉队(原因还很复杂)和富士通退出3.5英寸ATA硬盘驱动器市场,其他玩家都跟上了GMR前进的步伐(或许IBM不应该支持WD?),甚至比IBM做得更好,因为蓝色巨人并不是一个以速度和效率见长的机构,它对开创性技术的贡献为人称道,但在需要频繁改进现有技术的时候却往往力有不逮。
不仅如此,过高的增长率很快榨干了现有技术的潜力,而当无法维持高速增长的时候,IBM的问题就暴露得更为明显。IBM试图解开限制磁录密度增长的重重枷锁,但无论2001年的“仙女之尘”(Pixie Dust,即AFC技术)还是当时尚处于研究阶段的垂直磁记录(PMR),技术潜力都不能与GMR相比,况且其他厂商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明显的滞后。对蓝色巨人来说,一项业务如果不能形成技术优势,从而维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也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