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TarsGo支持ProtocolBuffer

tarsgo,环境,搭建,proto

Tars是腾讯从2008年到今天一直在使用的后台逻辑层的统一应用框架TAF(Total Application Framework),目前支持C++,Java,PHP,Nodejs,Golang语言。该框架为用户提供了涉及到开发、运维、以及测试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帮助一个产品或者服务快速开发、部署、测试、上线。 它集可扩展协议编解码、高性能RPC通信框架、名字路由与发现、发布监控、日志统计、配置管理等于一体,通过它可以快速用微服务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稳定可靠的分布式应用,并实现完整有效的服务治理。目前该框架在腾讯内部,各大核心业务都在使用,颇受欢迎,基于该框架部署运行的服务节点规模达到上万个。

Tars 于2017年4月开源,并于2018年6月加入Linux 基金会,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TarsCloud 。

TarsGo 是Tars 的Go语言实现版本, 于2018年9月开源,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TarsCloud/TarsGo

Tars协议是一种类c++标识符的语言,用于生成具体的服务接口文件,Tars文件是Tars框架中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通信接口,通过Tars的映射实现远程对象调用。 Tars 协议是和语言无关,基于IDL接口描述语言的二进制编码协议。

详见 TarsProtocol

Protocol Buffers (简称 PB )是 Google 的一种数据交换的格式,它独立于语言,独立于平台,最早公布于 2008年7月。随着微服务架构的发展及自身的优异表现,ProtoBuf 可用于诸如网络传输、配置文件、数据存储等诸多领域,目前在互联网上有着大量应用。

PB协议是单独的协议,如果要支持RPC,可以定义service字段,并且基于protoc-gen-go 的grpc 插件生成相应的grpc编码。

以下面的 proto 文件为例

syntax = "proto3"; package helloworld; // The greeting service definition. service Greeter { // Sends a greeting rpc SayHello (HelloRequest) returns (HelloReply) {} } // The request message containing the user's name. message HelloRequest { string name = 1; } // The response message containing the greetings message HelloReply { string message = 1; }

使用protoc生成相应的接口代码,以Go语言为例:

protoc --go_out=plugins=grpc:. helloworld.proto

如果对于现有已使用grpc,使用proto,想转换成tars协议的用户而言,需要将上面的proto文件翻译成Tars文件。对于Tars而言,Tars是编写tars文件,然后用相应的工具tars2xxx, 比如tars2go生成相应的接口代码。上面的proto文件翻译成tars文件是:

module helloworld{ struct HelloRequest { 1 require string name ; }; struct HelloReply { 1 require string message ; }; interface Greeter { int SayHello(HelloRequest req, out HelloReply resp); }; }

然后调用tars2go生成 相应的tarsgo接口:

tars2go --outdir ./ helloworld.tars

这种翻译会比较繁琐,而且容易出错。 为此我们决定编写插件支持proto直接生成tars的rpc逻辑。

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写protoc插件,直接读取protoc解析proto文件的二进制流,对service相应的字段进行解析,以便生成相应的rpc逻辑,其他交由protoc-gen-go处理

另外一种是直接编写protoc-gen-go的插件,类似gRPC插件,

这里决定采用方案2 。

protoc-gen-go 并没有插件编写的相关说明,但protoc-gen-go的代码逻辑里面是预留了插件编写的规范的,参照grpc,主要有 grpc/grpc.go 和一个导致插件包的link_grpc.go 。 这里我们编写 tarsrpc/tarsrpc.go 和 link_tarsrpc.go

代码逻辑基本上就是继承 generator.Generator,注册插件, 获取相应的service,method,和method的input和output,再调用P方法将要生成的代码输出即可

func init() { generator.RegisterPlugin(new(tarsrpc)) } // tarsrpc is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 protocol buffer compiler's // plugin architecture. It generates bindings for tars rpc support. type tarsrpc struct { gen *generator.Generator } func (t *tarsrpc) generateService(file *generator.FileDescriptor, service *pb.ServiceDescriptorProto, index int) { originServiceName := service.GetName() serviceName := upperFirstLatter(originServiceName) t.P("// This following code was generated by tarsrpc") t.P(fmt.Sprintf("// Gernerated from %s", file.GetName())) t.P(fmt.Sprintf(`type %s struct { s model.Servant } `, serviceName)) t.P() ... ... } 

这里主要是生成 service 转成相应的interface,然后interface里面有定义的rpc method, 用户可以实现自己真正业务逻辑的method,其余的都是tars相应的发包收包逻辑。Tars的请求包体:

type RequestPacket struct { IVersion int16 `json:"iVersion"` CPacketType int8 `json:"cPacketType"` IMessageType int32 `json:"iMessageType"` IRequestId int32 `json:"iRequestId"` SServantName string `json:"sServantName"` SFuncName string `json:"sFuncName"` SBuffer []uint8 `json:"sBuffer"` ITimeout int32 `json:"iTimeout"` Context map[string]string `json:"context"` Status map[string]string `json:"status"` }

我们只需要将rpc method的名字,放入RequestPacket 的SFuncName ,然后将请求参数调用proto的Marshal序列化后放到 SBuffer。

而对于回包,Tars的回包结构体:

type ResponsePacket struct { IVersion int16 `json:"iVersion"` CPacketType int8 `json:"cPacketType"` IRequestId int32 `json:"iRequestId"` IMessageType int32 `json:"iMessageType"` IRet int32 `json:"iRet"` SBuffer []uint8 `json:"sBuffer"` Status map[string]string `json:"status"` SResultDesc string `json:"sResultDesc"` Context map[string]string `json:"context"` }

同样,我们只需要将返回的结果,调用Marshal 将请求放入 SBuffer ,其他逻辑和tars保持一致。

编写完插件,就可以通过和grpc生成代码相同的方式,将proto 文件转化成tars的接口文件:

protoc --go_out=plugins=tarsrpc:. helloworld.proto

下面是简单的服务端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TarsCloud/TarsGo/tars" "helloworld" //上面工具生成的package ) type GreeterImp struct { } func (imp *GreeterImp) SayHello(input helloworld.HelloRequest)(output helloworld.HelloReply, err error) { output.Message = "hello" + input.GetName() return output, nil } func main() { //Init servant imp := new(GreeterImp) //New Imp app := new(helloworld.Greeter) //New init the A JCE cfg := tars.GetServerConfig() //Get Config File Object app.AddServant(imp, cfg.App+"."+cfg.Server+".GreeterTestObj") //Register Servant tars.Run() }

简单的客户端调用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TarsCloud/TarsGo/tars" "helloworld" ) func main() { comm := tars.NewCommunicator() obj := fmt.Sprintf("StressTest.HelloPbServer.GreeterTestObj@tcp -h 127.0.0.1 -p 10014 -t 60000") app := new(helloworld.Greeter) comm.StringToProxy(obj, app) input := helloworld.HelloRequest{Name: "sandyskies"} output, err := app.SayHello(input)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 err) } fmt.Println("result is:", output.Message) }

protoc-gen-go 的插件放在 TarsGo/tars/tools/pb2tarsgo , 需要要求Protocol Buffer 3.6.0以上。


推荐阅读
  • 云原生应用最佳开发实践之十二原则(12factor)
    目录简介一、基准代码二、依赖三、配置四、后端配置五、构建、发布、运行六、进程七、端口绑定八、并发九、易处理十、开发与线上环境等价十一、日志十二、进程管理当 ... [详细]
  • 云原生边缘计算之KubeEdge简介及功能特点
    本文介绍了云原生边缘计算中的KubeEdge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开源系统,用于将容器化应用程序编排功能扩展到Edge的主机。它基于Kubernetes构建,并为网络应用程序提供基础架构支持。同时,KubeEdge具有离线模式、基于Kubernetes的节点、群集、应用程序和设备管理、资源优化等特点。此外,KubeEdge还支持跨平台工作,在私有、公共和混合云中都可以运行。同时,KubeEdge还提供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管道引擎的支持。最后,本文还介绍了KubeEdge系统生成证书的方法。 ... [详细]
  • k8s+springboot+Eureka如何平滑上下线服务
    k8s+springboot+Eureka如何平滑上下线服务目录服务平滑上下线-k8s版本目录“上篇介绍了springboot+Euraka服务平滑上下线的方式,有部分小伙伴反馈k ... [详细]
  • Sleuth+zipkin链路追踪SpringCloud微服务的解决方案
    在庞大的微服务群中,随着业务扩展,微服务个数增多,系统调用链路复杂化。Sleuth+zipkin是解决SpringCloud微服务定位和追踪的方案。通过TraceId将不同服务调用的日志串联起来,实现请求链路跟踪。通过Feign调用和Request传递TraceId,将整个调用链路的服务日志归组合并,提供定位和追踪的功能。 ... [详细]
  • 关于我们EMQ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开源物联网基础设施软件供应商,服务新产业周期的IoT&5G、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市场,交付全球领先的开源物联网消息服务器和流处理数据 ... [详细]
  • Google Play推出全新的应用内评价API,帮助开发者获取更多优质用户反馈。用户每天在Google Play上发表数百万条评论,这有助于开发者了解用户喜好和改进需求。开发者可以选择在适当的时间请求用户撰写评论,以获得全面而有用的反馈。全新应用内评价功能让用户无需返回应用详情页面即可发表评论,提升用户体验。 ... [详细]
  • flowable工作流 流程变量_信也科技工作流平台的技术实践
    1背景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及内部业务流程诉求的增长,目前信息化系统不能够很好满足期望,主要体现如下:目前OA流程引擎无法满足企业特定业务流程需求,且移动端体 ... [详细]
  • 一句话解决高并发的核心原则
    本文介绍了解决高并发的核心原则,即将用户访问请求尽量往前推,避免访问CDN、静态服务器、动态服务器、数据库和存储,从而实现高性能、高并发、高可扩展的网站架构。同时提到了Google的成功案例,以及适用于千万级别PV站和亿级PV网站的架构层次。 ... [详细]
  • SpringBoot整合SpringSecurity+JWT实现单点登录
    SpringBoot整合SpringSecurity+JWT实现单点登录,Go语言社区,Golang程序员人脉社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pack布局管理器在Perl/Tk中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调用pack()方法,可以控制部件在显示窗口中的位置和大小。同时,本文还提到了在使用pack布局管理器时,应注意将部件分组以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堆放。此外,还介绍了使用Frame部件或Toplevel部件来组织部件在窗口内的方法。最后,本文强调了在使用pack布局管理器时,应避免在中间切换到grid布局管理器,以免造成混乱。 ... [详细]
  • ElasticSerach初探第一篇认识ES+环境搭建+简单MySQL数据同步+SpringBoot整合ES
    一、认识ElasticSearch是一个基于Lucene的开源搜索引擎,通过简单的RESTfulAPI来隐藏Lucene的复杂性。全文搜索,分析系统&# ... [详细]
  • 本文讨论了在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时,如何提供类似CVS中自动增加版本号的功能。作者介绍了Git中的其他版本表示方式,如git describe命令,并提供了使用这些表示方式来确定文件更新情况的示例。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启用$Id:$功能的方法,并讨论了一些开发者在使用Git时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 [详细]
  • 像跟踪分布式服务调用那样跟踪Go函数调用链 | Gopher Daily (2020.12.07) ʕ◔ϖ◔ʔ
    每日一谚:“Acacheisjustamemoryleakyouhaven’tmetyet.”—Mr.RogersGo技术专栏“改善Go语⾔编程质量的50个有效实践” ... [详细]
  • 知识图谱表示概念:知识图谱是由一些相互连接的实体和他们的属性构成的。换句话说,知识图谱是由一条条知识组成,每条知识表示为一个SPO三元组(Subject-Predicate-Obj ... [详细]
  • BPM是什么软件?1、BPM是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的简称,译为业务流程管理,它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 ... [详细]
author-avatar
悶得咪_438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