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轻就熟的意思是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对马而言,驾轻车,则其足以负荷车辆重量;走熟路,则行走路上的崎岖险夷尽在掌握。在ERP实施中,“驾轻”是对实施顾问而言的,“就熟”是对产品而言的。大多数客户在选型ERP中都隐约或笼统地有一个信条:要选择成熟的产品。问题是,“成熟”两个字背后的含义非常深广,笼统说说容易,要真正对“成熟”有一个全面的描述却比较难。我觉得,对想选择ERP的客户而言,谈成熟产品,离不开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 功能

首先是功能的成熟。诸如ERP之类的大型综合管理软件,其功能的成熟确实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在软件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对客户管理实际需求进行了归纳和建模,但其归纳和建模的过程有一定的片面性,既不能代表客户需求的全部,又很难囊括不同类别的应用模型,甚至有很多功能是根据研发人员所假设的客户需求做的开发。因此,刚发版的软件拿到企业中实际去用,必然会有很多不适应。所以,我认为好的应用软件不是研发人员开发出来的,而是客户用出来的。应用软件只有在应用过程中结合客户实际反复修改完善,才能臻于成熟。因此,一款软件从发版到真正成熟需要一段时间。这个与客户切磋琢磨的过程不能短,越是复杂的应用软件越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好的应用软件如同酿酒,窖藏时间越长,酿出来的酒越好。如SAP这样的老牌知名ERP软件提供商,其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在不同行业、不同业务领域中几十年的经验积累。

功能成熟是客户的基本需求,也最容易被客户感知到。遗憾的是,在选型过程中,客户往往把功能需求泛化。比如客户通常会问:系统支持不支持库存多种计价方式?几家供应商都回答:支持。于是,客户就想当然地认为:在这个功能点上几家都能满足。把需求笼统到这种程度来比较功能我认为是没什么意义的,因为这种比较方式只能比较功能的有无,不能比较功能的成熟与否。换句话说,没法考察ERP产品与客户长时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打造工艺过程。我甚至认为,在应用软件这个特殊的领域,不同供应商的产品间并没有完全的可比性。但现实生活中,因客户采购的制度、习惯等原因,又不得不把大相径庭的两个产品放在一起比,而比的过程又极其笼统粗糙,最后得出“千里马和一般马都是马,都能用”的结论。不同的是,千里马贵,一般马便宜,于是当然选便宜的,演变出IT界劣币驱逐良币的格局。所以对功能深入考察,坚持理性的合理投资是ERP选型过程中头等重要的事情。一旦因选型不慎造成项目失败,客户的损失可就大了,购买软件和实施的损失仅仅是冰山之一角,客户配套的软硬件投资、人员投入损失要大得多。如果算上项目失败给客户方相关人员的心理阴影和机会成本那就更大了。至今,我们偶尔还能觉察到20世纪90年代那些过早上ERP的国营大厂的经营管理者在经历了项目失败后所残留的防御心理。

2. 性能

性能的问题是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就像年轻人容易忽视健康问题一样。客户最先关注并且重点关注的是功能,往往费了很大的力气来解决功能问题,蛮以为从此可以一劳永逸了。但始料未及的是,随着客户使用时间的推移,数据越积累越多;随着客户业务的发展,并发用户越来越多;随着应用的逐步深入,客户对应用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大;随着客户业务的对外扩张,对系统的开放性有了新的要求……这时候,客户会发现性能问题悄悄地从幕后走向前台,上升为主要矛盾,成为困扰客户的主要问题,诸如系统的开放性、可靠性、效率、易用性等方面的问题纷至沓来。

所以,在选型的开始就要考虑这些问题。以开放性为例,现在的应用软件提供商都非常注重统一平台的打造。比如用友,花费大量的力气打造一个应用平台,U9、NC都是如此,平台上定义了统一的接口标准,其作用就像兼容机的主板,不同的应用模块遵循接口标准开发,就能够像兼容机的网卡、显卡等板卡一样可随时插拔,把各个应用模块作为插件集成到同一平台上,就实现了应用的集成。这样的软件在开放性上有了明显的改进,企业可以用同一个平台实现整个企业的应用集成。平台也提供一些接口功能,以方便与那些先期的应用以及其他专业应用的对接。

可靠性也是一个随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凸显的问题,包括系统健壮运行的可靠和数据的可靠。用户对系统健壮性的要求随用户业务的发展而越来越高,比如原来要求知道每周的库存数据,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可能需要随时知道库存数据,这一业务的要求对系统的健壮性就提出新的要求。数据的可靠性更是如此,功能再好,数据不可靠仍是致命的问题。

随着客户的业务发展,客户数据的积累,效率问题日益突出。比如说,在一两百个并发的情况下,PC服务器、SQL SERVER数据还能提供稳定的支持,但是如果客户业务发展到上千个并发,恐怕数据库和服务器都要升级,这时候原有的应用软件能否支持小型机和大型数据库就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有,在应用不复杂的时候,中间件服务器的效率问题是隐性的,一旦应用复杂,访问量大,中间件服务器就成为应用瓶颈。如用友的NC在3.5版本之后就宣告不再用自己研发的中间件服务器,而全面OEM更专业的IBM的WAS中间件,就是出于效率的考虑,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效率问题。

3. 顾问

选择功能全面、性能良好的应用软件并不是ERP项目选型的全部,因为买ERP并不像我们买电视、沙发,拿回来就能用,倒更像买了一架钢琴、一部汽车,只有学会弹琴、开车才能有效使用。ERP项目的实施顾问犹如驾校的教练或教琴的老师,他的职责是帮助企业顺利导入ERP。所以,第三个成熟的内涵就是供应商或实施方有成熟的顾问。我们经常会看到,同样的软件,类似的企业,不同顾问的实施效果会有很大差别,所以,ERP实施成功的关键要素很多,顾问无疑是较重要的一个因素。

成熟的顾问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客户业务的深入理解。如果缺乏业务的理解,和客户沟通起来会比较困难,难免拿现成的软件对客户的业务生搬硬套,很难灵活变通,效果自然打折。二是对产品以及产品相关技术的熟悉程度。所谓熟能生巧,只有熟悉产品才能巧妙变通,熟悉技术就敢于在现有软件的基础上做一些改造,以适应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想拿一套软件覆盖很多客户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种格局就更加需要实施顾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在应用上实现变通或者适当的客户化开发。三是在项目推进控制上的成熟,也就是项目管理能力,实施顾问要有能力指挥和指导大家工作,要能合理安排好各方面的工作,有效协调资源,及时梳理问题,做好高层沟通,营造团队氛围,推进项目顺利进行。

这三个方面的成熟是需要在项目实践中不断锻炼的,项目管理是实践性最强的学科,实施顾问只有在项目中反复摸索,才能少走弯路,越做越好。一个顾问,不经历三五个项目,很难谈得上成熟。就算产品功能成熟、性能可靠,没有成熟的实施顾问,实施效果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4. 过程

第四个方面的成熟是指实施过程的成熟。现在每家ERP项目提供商都有自己的实施方法论,实施方法论是项目管理理论在ERP实施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扩展和丰富。好的实施方法论严格地定义了实施的目标、阶段、组织、活动,对每个活动的输入条件、主要工作、工作责任主体、时间、输出成果、风险等都做了全面的定义,就像一本实施地图册,照着地图册规定的路线走,就会少走弯路。

所以过程的成熟也至关重要,科学的过程编排蕴含了运筹学、管理科学、学习方略等多方面的道理。好的过程能有效控制返工,能很好地防范工作遗漏,甚至还会考虑到节奏变化、团队心理等方面的因素,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书中有多篇关于过程和结果的论述,这里便不多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