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C++学习笔记】C++异常

文章目录C++异常处理入门,C++trycatch入门捕获异常发生异常的位置C++异常类型以及多级catch匹配多级catchcatch在匹配过程中的类型转换C++throw(抛出




文章目录


  • C++异常处理入门,C++ try catch入门
    • 捕获异常
    • 发生异常的位置

  • C++异常类型以及多级catch匹配
    • 多级 catch
    • catch 在匹配过程中的类型转换

  • C++ throw(抛出异常)详解
    • 一个动态数组的例子
    • throw 用作异常规范
        • 1) 虚函数中的异常规范
        • 2) 异常规范与函数定义和函数声明


    • 请抛弃异常规范,不要再使用它

  • C++ exception类:C++标准异常的基类


http://c.biancheng.net/cplus/


C++异常处理入门,C++ try catch入门

开发程序是一项“烧脑”的工作,程序员不但要经过长期的知识学习和思维训练,还要做到一丝不苟,注意每一个细节和边界。即使这样,也不能防止程序出错。


专家指出,长期作息不规律 + 用脑过度的危害很大,可能会诱发神经衰弱、失眠等疾病。我就是受害者之一,曾被失眠困扰了好几年,不但入睡困难,还容易早醒。程序员要注意劳逸结合,多去健身房,多跑步,多打球,多陪女朋友旅游等,千万不要熬夜,以为深夜写代码效率高,这样会透支年轻的身体。


程序的错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和运行时错误:


  1. 语法错误在编译和链接阶段就能发现,只有 100% 符合语法规则的代码才能生成可执行程序。语法错误是最容易发现、最容易定位、最容易排除的错误,程序员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这种错误。

  2. 逻辑错误是说我们编写的代码思路有问题,不能够达到最终的目标,这种错误可以通过调试来解决。

  3. 运行时错误是指程序在运行期间发生的错误,例如除数为 0、内存分配失败、数组越界、文件不存在等。C++ 异常(Exception)机制就是为解决运行时错误而引入的。

运行时错误如果放任不管,系统就会执行默认的操作,终止程序运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程序崩溃(Crash)。C++ 提供了异常(Exception)机制,让我们能够捕获运行时错误,给程序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或者至少告诉用户发生了什么再终止程序。

【例1】一个发生运行时错误的程序: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string str = "http://c.biancheng.net";
char ch1 = str[100]; //下标越界,ch1为垃圾值
cout< char ch2 = str.at(100); //下标越界,抛出异常
cout< return 0;
}

运行代码,在控制台输出 ch1 的值后程序崩溃。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at() 是 string 类的一个成员函数,它会根据下标来返回字符串的一个字符。与[ ]不同,at() 会检查下标是否越界,如果越界就抛出一个异常;而[ ]不做检查,不管下标是多少都会照常访问。


所谓抛出异常,就是报告一个运行时错误,程序员可以根据错误信息来进一步处理。


上面的代码中,下标 100 显然超出了字符串 str 的长度。由于第 6 行代码不会检查下标越界,虽然有逻辑错误,但是程序能够正常运行。而第 8 行代码则不同,at() 函数检测到下标越界会抛出一个异常,这个异常可以由程序员处理,但是我们在代码中并没有处理,所以系统只能执行默认的操作,也即终止程序执行。


捕获异常

我们可以借助 C++ 异常机制来捕获上面的异常,避免程序崩溃。捕获异常的语法为:

try{
// 可能抛出异常的语句
}catch(exceptionType variable){
// 处理异常的语句
}

trycatch都是 C++ 中的关键字,后跟语句块,不能省略{ }。try 中包含可能会抛出异常的语句,一旦有异常抛出就会被后面的 catch 捕获。从 try 的意思可以看出,它只是“检测”语句块有没有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常,它就“检测”不到。catch 是“抓住”的意思,用来捕获并处理 try 检测到的异常;如果 try 语句块没有检测到异常(没有异常抛出),那么就不会执行 catch 中的语句。

这就好比,catch 告诉 try:你去检测一下程序有没有错误,有错误的话就告诉我,我来处理,没有的话就不要理我!

catch 关键字后面的exceptionType variable指明了当前 catch 可以处理的异常类型,以及具体的出错信息。我们稍后再对异常类型展开讲解,当务之急是演示一下 try-catch 的用法,先让读者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例2】修改上面的代码,加入捕获异常的语句: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string str = "http://c.biancheng.net";

try{
char ch1 = str[100];
cout< }catch(exception e){
cout<<"[1]out of bound!"< }
try{
char ch2 = str.at(100);
cout< }catch(exception &e){ //exception类位于头文件中
cout<<"[2]out of bound!"<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
[2]out of bound!

可以看出,第一个 try 没有捕获到异常,输出了一个没有意义的字符(垃圾值)。因为[ ]不会检查下标越界,不会抛出异常,所以即使有错误,try 也检测不到。换句话说,发生异常时必须将异常明确地抛出,try 才能检测到;如果不抛出来,即使有异常 try 也检测不到。所谓抛出异常,就是明确地告诉程序发生了什么错误。

第二个 try 检测到了异常,并交给 catch 处理,执行 catch 中的语句。需要说明的是,异常一旦抛出,会立刻被 try 检测到,并且不会再执行异常点(异常发生位置)后面的语句。本例中抛出异常的位置是第 17 行的 at() 函数,它后面的 cout 语句就不会再被执行,所以看不到它的输出。

说得直接一点,检测到异常后程序的执行流会发生跳转,从异常点跳转到 catch 所在的位置,位于异常点之后的、并且在当前 try 块内的语句就都不会再执行了;即使 catch 语句成功地处理了错误,程序的执行流也不会再回退到异常点,所以这些语句永远都没有执行的机会了。本例中,第 18 行代码就是被跳过的代码。

执行完 catch 块所包含的代码后,程序会继续执行 catch 块后面的代码,就恢复了正常的执行流。

为了演示「不明确地抛出异常就检测不到异常」,大家不妨将第 10 行代码改为char ch1 = str[100000000];,访问第 100 个字符可能不会发生异常,但是访问第 1 亿个字符肯定会发生异常了,这个异常就是内存访问错误。运行更改后的程序,会发现第 10 行代码产生了异常,导致程序崩溃了,这说明 try-catch 并没有捕获到这个异常。

关于「如何抛出异常」,我们将在下节讲解,这里重点是让大家明白异常的处理流程:

抛出(Throw)–> 检测(Try) --> 捕获(Catch)


发生异常的位置

异常可以发生在当前的 try 块中,也可以发生在 try 块所调用的某个函数中,或者是所调用的函数又调用了另外的一个函数,这个另外的函数中发生了异常。这些异常,都可以被 try 检测到。


  1.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 try 块中直接发生的异常: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try{
throw "Unknown Exception"; //抛出异常
cout<<"This statement will not be executed."< }catch(const char* &e){
cout<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Unknown Exception

throw关键字用来抛出一个异常,这个异常会被 try 检测到,进而被 catch 捕获。关于 throw 的用法,我们将在下节深入讲解,这里大家只需要知道,在 try 块中直接抛出的异常会被 try 检测到。


  1.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 try 块中调用的某个函数中发生了异常: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func(){
throw "Unknown Exception"; //抛出异常
cout<<"[1]This statement will not be executed."<}
int main(){
try{
func();
cout<<"[2]This statement will not be executed."< }catch(const char* &e){
cout<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Unknown Exception

func() 在 try 块中被调用,它抛出的异常会被 try 检测到,进而被 catch 捕获。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func() 中的 cout 和 try 中的 cout 都没有被执行。


  1. try 块中调用了某个函数,该函数又调用了另外的一个函数,这个另外的函数抛出了异常: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func_inner(){
throw "Unknown Exception"; //抛出异常
cout<<"[1]This statement will not be executed."<}
void func_outer(){
func_inner();
cout<<"[2]This statement will not be executed."<}
int main(){
try{
func_outer();
cout<<"[3]This statement will not be executed."< }catch(const char* &e){
cout<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Unknown Exception

发生异常后,程序的执行流会沿着函数的调用链往前回退,直到遇见 try 才停止。在这个回退过程中,调用链中剩下的代码(所有函数中未被执行的代码)都会被跳过,没有执行的机会了。


C++异常类型以及多级catch匹配

首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讲到的 try-catch 的用法:

try{
// 可能抛出异常的语句
}catch(exceptionType variable){
// 处理异常的语句
}

我们还遗留下一个问题,就是 catch 关键字后边的exceptionType variable,这节就来详细分析一下。

exceptionType是异常类型,它指明了当前的 catch 可以处理什么类型的异常;variable是一个变量,用来接收异常信息。当程序抛出异常时,会创建一份数据,这份数据包含了错误信息,程序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接下来怎么处理。

异常既然是一份数据,那么就应该有数据类型。C++ 规定,异常类型可以是 int、char、float、bool 等基本类型,也可以是指针、数组、字符串、结构体、类等聚合类型。C++ 语言本身以及标准库中的函数抛出的异常,都是 exception 类或其子类的异常。也就是说,抛出异常时,会创建一个 exception 类或其子类的对象。

exceptionType variable和函数的形参非常类似,当异常发生后,会将异常数据传递给 variable 这个变量,这和函数传参的过程类似。当然,只有跟 exceptionType 类型匹配的异常数据才会被传递给 variable,否则 catch 不会接收这份异常数据,也不会执行 catch 块中的语句。换句话说,catch 不会处理当前的异常。

我们可以将 catch 看做一个没有返回值的函数,当异常发生后 catch 会被调用,并且会接收实参(异常数据)。

但是 catch 和真正的函数调用又有区别:


  • 真正的函数调用,形参和实参的类型必须要匹配,或者可以自动转换,否则在编译阶段就报错了。
  • 而对于 catch,异常是在运行阶段产生的,它可以是任何类型,没法提前预测,所以不能在编译阶段判断类型是否正确,只能等到程序运行后,真的抛出异常了,再将异常类型和 catch 能处理的类型进行匹配,匹配成功的话就“调用”当前的 catch,否则就忽略当前的 catch。

总起来说,catch 和真正的函数调用相比,多了一个「在运行阶段将实参和形参匹配」的过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希望 catch 处理异常数据,也可以将 variable 省略掉,也即写作:

try{
// 可能抛出异常的语句
}catch(exceptionType){
// 处理异常的语句
}

这样只会将异常类型和 catch 所能处理的类型进行匹配,不会传递异常数据了。


多级 catch

前面的例子中,一个 try 对应一个 catch,这只是最简单的形式。其实,一个 try 后面可以跟多个 catch:

try{
//可能抛出异常的语句
}catch (exception_type_1 e){
//处理异常的语句
}catch (exception_type_2 e){
//处理异常的语句
}
//其他的catch
catch (exception_type_n e){
//处理异常的语句
}

当异常发生时,程序会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将异常类型和 catch 所能接收的类型逐个匹配。一旦找到类型匹配的 catch 就停止检索,并将异常交给当前的 catch 处理(其他的 catch 不会被执行)。如果最终也没有找到匹配的 catch,就只能交给系统处理,终止程序的运行。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多级 catch 的使用: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 };
class Derived: public Base{ };
int main(){
try{
throw Derived(); //抛出自己的异常类型,实际上是创建一个Derived类型的匿名对象
cout<<"This statement will not be executed."< }catch(int){
cout<<"Exception type: int"< }catch(char *){
cout<<"Exception type: cahr *"< }catch(Base){ //匹配成功(向上转型)
cout<<"Exception type: Base"< }catch(Derived){
cout<<"Exception type: Derived"<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Exception type: Base


在 catch 中,我们只给出了异常类型,没有给出接收异常信息的变量。


本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基类 Base,又从 Base 派生类出了 Derived。抛出异常时,我们创建了一个 Derived 类的匿名对象,也就是说,异常的类型是 Derived。

我们期望的是,异常被catch(Derived)捕获,但是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异常提前被catch(Base)捕获了,这说明 catch 在匹配异常类型时发生了向上转型(Upcasting)。


catch 在匹配过程中的类型转换

C/C++ 中存在多种多样的类型转换,以普通函数(非模板函数)为例,发生函数调用时,如果实参和形参的类型不是严格匹配,那么会将实参的类型进行适当的转换,以适应形参的类型,这些转换包括:


  • 算数转换:例如 int 转换为 float,char 转换为 int,double 转换为 int 等。
  • 向上转型:也就是派生类向基类的转换,请猛击《C++向上转型(将派生类赋值给基类)》了解详情。
  • const 转换:也即将非 const 类型转换为 const 类型,例如将 char * 转换为 const char *。
  • 数组或函数指针转换:如果函数形参不是引用类型,那么数组名会转换为数组指针,函数名也会转换为函数指针。
  • 用户自定的类型转换。

catch 在匹配异常类型的过程中,也会进行类型转换,但是这种转换受到了更多的限制,仅能进行「向上转型」、「const 转换」和「数组或函数指针转换」,其他的都不能应用于 catch。

向上转型在上面的例子中已经发生了,下面的例子演示了 const 转换以及数组和指针的转换: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nums[] = {1, 2, 3};
try{
throw nums;
cout<<"This statement will not be executed."< }catch(const int *){
cout<<"Exception type: const int *"<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Exception type: const int *

nums 本来的类型是int [3],但是 catch 中没有严格匹配的类型,所以先转换为int *,再转换为const int *


数组也是一种类型,数组并不等价于指针,这点已在《数组和指针绝不等价,数组是另外一种类型》和《数组到底在什么时候会转换为指针》中进行了详细讲解。



C++ throw(抛出异常)详解

在《C++异常处理》一节中,我们讲到了 C++ 异常处理的流程,具体为:

抛出(Throw)–> 检测(Try) --> 捕获(Catch)

异常必须显式地抛出,才能被检测和捕获到;如果没有显式的抛出,即使有异常也检测不到。

在 C++ 中,我们使用 throw 关键字来显式地抛出异常,它的用法为:

throw exceptionData;

exceptionData 是“异常数据”的意思,它可以包含任意的信息,完全有程序员决定。exceptionData 可以是 int、float、bool 等基本类型,也可以是指针、数组、字符串、结构体、类等聚合类型,请看下面的例子:

char str[] = "http://c.biancheng.net";
char *pstr = str;
class Base{};
Base obj;
throw 100; //int 类型
throw str; //数组类型
throw pstr; //指针类型
throw obj; //对象类型

一个动态数组的例子

C/C++ 规定,数组一旦定义后,它的长度就不能改变了;换句话说,数组容量不能动态地增大或者减小。这样的数组称为静态数组(Static array)。静态数组有时候会给编码代码不便,我们可以通过自定义的 Array 类来实现动态数组(Dynamic array)。所谓动态数组,是指数组容量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时增大或减小。

下面这段代码虽然有点长,但它是一个典型的使用异常的场景,请大家耐心阅读。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自定义的异常类型
class OutOfRange{
public:
OutOfRange(): m_flag(1){ };
OutOfRange(int len, int index): m_len(len), m_index(index), m_flag(2){ }
public:
void what() const; //获取具体的错误信息
private:
int m_flag; //不同的flag表示不同的错误
int m_len; //当前数组的长度
int m_index; //当前使用的数组下标
};
void OutOfRange::what() const {
if(m_flag == 1){
cout<<"Error: empty array, no elements to pop."< }else if(m_flag == 2){
cout<<"Error: out of range( array length "< }else{
cout<<"Unknown exception."< }
}
//实现动态数组
class Array{
public:
Array();
~Array(){ free(m_p); };
public:
int operator[](int i) const; //获取数组元素
int push(int ele); //在末尾插入数组元素
int pop(); //在末尾删除数组元素
int length() const{ return m_len; }; //获取数组长度
private:
int m_len; //数组长度
int m_capacity; //当前的内存能容纳多少个元素
int *m_p; //内存指针
private:
static const int m_stepSize = 50; //每次扩容的步长
};
Array::Array(){
m_p = (int*)malloc( sizeof(int) * m_stepSize );
m_capacity = m_stepSize;
m_len = 0;
}
int Array::operator[](int index) const {
if( index<0 || index>=m_len ){ //判断是否越界
throw OutOfRange(m_len, index); //抛出异常(创建一个匿名对象)
}
return *(m_p + index);
}
int Array::push(int ele){
if(m_len >= m_capacity){ //如果容量不足就扩容
m_capacity += m_stepSize;
m_p = (int*)realloc( m_p, sizeof(int) * m_capacity ); //扩容
}
*(m_p + m_len) = ele;
m_len++;
return m_len-1;
}
int Array::pop(){
if(m_len == 0){
throw OutOfRange(); //抛出异常(创建一个匿名对象)
}
m_len--;
return *(m_p + m_len);
}
//打印数组元素
void printArray(Array &arr){
int len = arr.length();
//判断数组是否为空
if(len == 0){
cout<<"Empty array! No elements to print."< return;
}
for(int i=0; i if(i == len-1){
cout<

运行结果:
0, 1, 2, 3, 4, 5, 6, 7, 8, 9
Error: out of range( array length 10, access index 20 )
Error: empty array, no elements to pop.
Empty array! No elements to print.

Array 类实现了动态数组,它的主要思路是:在创建对象时预先分配出一定长度的内存(通过 malloc() 分配),内存不够用时就再扩展内存(通过 realloc() 重新分配)。Array 数组只能在尾部一个一个地插入(通过 push() 插入)或删除(通过 pop() 删除)元素。

我们通过重载过的[ ]运算符来访问数组元素,如果下标过小或过大,就会抛出异常(第53行代码);在抛出异常的同时,我们还记录了当前数组的长度和要访问的下标。

在使用 pop() 删除数组元素时,如果当前数组为空,也会抛出错误。


throw 用作异常规范

throw 关键字除了可以用在函数体中抛出异常,还可以用在函数头和函数体之间,指明当前函数能够抛出的异常类型,这称为异常规范(Exception specification),有些教程也称为异常指示符或异常列表。请看下面的例子:

double func (char param) throw (int);

这条语句声明了一个名为 func 的函数,它的返回值类型为 double,有一个 char 类型的参数,并且只能抛出 int 类型的异常。如果抛出其他类型的异常,try 将无法捕获,只能终止程序。

如果函数会抛出多种类型的异常,那么可以用逗号隔开:

double func (char param) throw (int, char, exception);

如果函数不会抛出任何异常,那么( )中什么也不写:

double func (char param) throw ();

如此,func() 函数就不能抛出任何类型的异常了,即使抛出了,try 也检测不到。


1) 虚函数中的异常规范

C++ 规定,派生类虚函数的异常规范必须与基类虚函数的异常规范一样严格,或者更严格。只有这样,当通过基类指针(或者引用)调用派生类虚函数时,才能保证不违背基类成员函数的异常规范。请看下面的例子:

class Base{
public:
virtual int fun1(int) throw();
virtual int fun2(int) throw(int);
virtual string fun3() throw(int, string);
};
class Derived:public Base{
public:
int fun1(int) throw(int); //错!异常规范不如 throw() 严格
int fun2(int) throw(int); //对!有相同的异常规范
string fun3() throw(string); //对!异常规范比 throw(int,string) 更严格
}

2) 异常规范与函数定义和函数声明

C++ 规定,异常规范在函数声明和函数定义中必须同时指明,并且要严格保持一致,不能更加严格或者更加宽松。

请看下面的几组函数:

//错!定义中有异常规范,声明中没有
void func1();
void func1() throw(int) { }
//错!定义和声明中的异常规范不一致
void func2() throw(int);
void func2() throw(int, bool) { }
//对!定义和声明中的异常规范严格一致
void func3() throw(float, char*);
void func3() throw(float, char*) { }

请抛弃异常规范,不要再使用它

异常规范的初衷是好的,它希望让程序员看到函数的定义或声明后,立马就知道该函数会抛出什么类型的异常,这样程序员就可以使用 try-catch 来捕获了。如果没有异常规范,程序员必须阅读函数源码才能知道函数会抛出什么异常。

不过这有时候也不容易做到。例如,func_outer() 函数可能不会引发异常,但它调用了另外一个函数 func_inner(),这个函数可能会引发异常。再如,您编写的函数调用了老式的库函数,此时不会引发异常,但是库更新以后这个函数却引发了异常。总之,异常规范的初衷实现起来有点困难,所以大家达成的一致意见是,最好不要使用异常规范。

异常规范是 C++98 新增的一项功能,但是后来的 C++11 已经将它抛弃了,不再建议使用。

另外,各个编译器对异常规范的支持也不一样,请看下面的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func()throw(char*, exception){
throw 100;
cout<<"[1]This statement will not be executed."<}
int main(){
try{
func();
}catch(int){
cout<<"Exception type: int"< }
return 0;
}

在 GCC 下,这段代码运行到第 7 行时程序会崩溃。虽然 func() 函数中发生了异常,但是由于 throw 限制了函数只能抛出 char*、exception 类型的异常,所以 try-catch 将捕获不到异常,只能交给系统处理,终止程序。

在 Visual C++ 下,输出结果为Exception type: int,这说明异常被成功捕获了。在 Visual C++ 中使用异常规范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是也没有任何效果,Visual C++ 会直接忽略异常规范的限制,函数可以抛出任何类型的异常。


C++ exception类:C++标准异常的基类

C++语言本身或者标准库抛出的异常都是 exception 的子类,称为标准异常(Standard Exception)。你可以通过下面的语句来捕获所有的标准异常:

try{
//可能抛出异常的语句
}catch(exception &e){
//处理异常的语句
}

之所以使用引用,是为了提高效率。如果不使用引用,就要经历一次对象拷贝(要调用拷贝构造函数)的过程。

exception 类位于 头文件中,它被声明为:

class exception{
public:
exception () throw(); //构造函数
exception (const exception&) throw(); //拷贝构造函数
exception& operator= (const exception&) throw(); //运算符重载
virtual ~exception() throw(); //虚析构函数
virtual const char* what() const throw(); //虚函数
}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what() 函数。what() 函数返回一个能识别异常的字符串,正如它的名字“what”一样,可以粗略地告诉你这是什么异常。不过C++标准并没有规定这个字符串的格式,各个编译器的实现也不同,所以 what() 的返回值仅供参考。

下图展示了 exception 类的继承层次:

C++ exception类层次图
图:exception 类的继承层次以及它们所对应的头文件

先来看一下 exception 类的直接派生类:


异常名称说 明
logic_error逻辑错误。
runtime_error运行时错误。
bad_alloc使用 new 或 new[ ] 分配内存失败时抛出的异常。
bad_typeid使用 typeid 操作一个 NULL 指针,而且该指针是带有虚函数的类,这时抛出 bad_typeid 异常。
bad_cast使用 dynamic_cast 转换失败时抛出的异常。
ios_base::failureio 过程中出现的异常。
bad_exception这是个特殊的异常,如果函数的异常列表里声明了 bad_exception 异常,当函数内部抛出了异常列表中没有的异常时,如果调用的 unexpected() 函数中抛出了异常,不论什么类型,都会被替换为 bad_exception 类型。

logic_error 的派生类:


异常名称说 明
length_error试图生成一个超出该类型最大长度的对象时抛出该异常,例如 vector 的 resize 操作。
domain_error参数的值域错误,主要用在数学函数中,例如使用一个负值调用只能操作非负数的函数。
out_of_range超出有效范围。
invalid_argument参数不合适。在标准库中,当利用string对象构造 bitset 时,而 string 中的字符不是 0 或1 的时候,抛出该异常。

runtime_error 的派生类:


异常名称说 明
range_error计算结果超出了有意义的值域范围。
overflow_error算术计算上溢。
underflow_error算术计算下溢。


推荐阅读
  • HDU 2372 El Dorado(DP)的最长上升子序列长度求解方法
    本文介绍了解决HDU 2372 El Dorado问题的一种动态规划方法,通过循环k的方式求解最长上升子序列的长度。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初始化dp数组、读取数列、计算最长上升子序列长度等步骤。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C++中省略号类型和参数个数不确定函数参数的使用方法,并提供了一个范例。通过宏定义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处理不定参数的情况。文章中给出了具体的代码实现,并对代码进行了解释和说明。这对于需要处理不定参数的情况的程序员来说,是一个很有用的参考资料。 ... [详细]
  • 本文主要解析了Open judge C16H问题中涉及到的Magical Balls的快速幂和逆元算法,并给出了问题的解析和解决方法。详细介绍了问题的背景和规则,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解析和实现步骤。通过本文的解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Open judge C16H问题中的Magical Balls部分。 ... [详细]
  • 本文讨论了使用差分约束系统求解House Man跳跃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给定一组不同高度,要求从最低点跳跃到最高点,每次跳跃的距离不超过D,并且不能改变给定的顺序。通过建立差分约束系统,将问题转化为图的建立和查询距离的问题。文章详细介绍了建立约束条件的方法,并使用SPFA算法判环并输出结果。同时还讨论了建边方向和跳跃顺序的关系。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一种划分和计数油田地块的方法。根据给定的条件,通过遍历和DFS算法,将符合条件的地块标记为不符合条件的地块,并进行计数。同时,还介绍了如何判断点是否在给定范围内的方法。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C函数ispunct()的用法及示例代码。ispunct()函数用于检查传递的字符是否是标点符号,如果是标点符号则返回非零值,否则返回零。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ispunct()函数来判断字符是否为标点符号。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UVALive6575题目Odd and Even Zeroes的解法,使用了数位dp和找规律的方法。阶乘的定义和性质被介绍,并给出了一些例子。其中,部分阶乘的尾零个数为奇数,部分为偶数。 ... [详细]
  • CF:3D City Model(小思维)问题解析和代码实现
    本文通过解析CF:3D City Model问题,介绍了问题的背景和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代码实现。该问题涉及到在一个矩形的网格上建造城市的情景,每个网格单元可以作为建筑的基础,建筑由多个立方体叠加而成。文章详细讲解了问题的解决思路,并给出了相应的代码实现供读者参考。 ... [详细]
  • Android源码深入理解JNI技术的概述和应用
    本文介绍了Android源码中的JNI技术,包括概述和应用。JNI是Java Native Interface的缩写,是一种技术,可以实现Java程序调用Native语言写的函数,以及Native程序调用Java层的函数。在Android平台上,JNI充当了连接Java世界和Native世界的桥梁。本文通过分析Android源码中的相关文件和位置,深入探讨了JNI技术在Android开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 [详细]
  • 如何自行分析定位SAP BSP错误
    The“BSPtag”Imentionedintheblogtitlemeansforexamplethetagchtmlb:configCelleratorbelowwhichi ... [详细]
  • 本文分享了一个关于在C#中使用异步代码的问题,作者在控制台中运行时代码正常工作,但在Windows窗体中却无法正常工作。作者尝试搜索局域网上的主机,但在窗体中计数器没有减少。文章提供了相关的代码和解决思路。 ... [详细]
  • c语言\n不换行,c语言printf不换行
    本文目录一览:1、C语言不换行输入2、c语言的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P1651题目的描述和要求,以及计算能搭建的塔的最大高度的方法。通过动态规划和状压技术,将问题转化为求解差值的问题,并定义了相应的状态。最终得出了计算最大高度的解法。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解决二叉树层序创建问题的方法。通过使用队列结构体和二叉树结构体,实现了入队和出队操作,并提供了判断队列是否为空的函数。详细介绍了解决该问题的步骤和流程。 ... [详细]
  • 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步骤及最长递增子序列问题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划分阶段、选择状态、决策和状态转移方程,并以最长递增子序列问题为例进行了详细解析。动态规划算法的有效性依赖于问题本身所具有的最优子结构性质和子问题重叠性质。通过将子问题的解保存在一个表中,在以后尽可能多地利用这些子问题的解,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 ... [详细]
author-avatar
刘伟亮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