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数据库 > 正文

Oracle执行计划的一些基本概念-mysql教程

ProbedTable(被探查表):该表又称为内层表(INNERTABLE)。在我们从驱动表中得到具体一行的数据后,在该表中寻找符合连接条件的行

Probed Table(被探查表):该表又称为内层表(INNER TABLE)。在我们从驱动表中得到具体一行的数据后,在该表中寻找符合连接条件的行

一.相关的概念

Rowid的概念:rowid是一个伪列,既然是伪列,那么这个列就不是用户定义,而是系统自己给加上的。对每个表都有一个rowid的伪列,但是表中并不物理存储ROWID列的值。不过你可以像使用其它列那样使用它,但是不能删除改列,也不能对该列的值进行修改、插入。一旦一行数据插入数据库,则rowid在该行的生命周期内是唯一的,即即使该行产生行迁移,行的rowid也不会改变。

Recursive SQL概念:有时为了执行用户发出的一个sql语句,Oracle必须执行一些额外的语句,我们将这些额外的语句称之为'recursive calls'或'recursive SQL statements'。如当一个DDL语句发出后,ORACLE总是隐含的发出一些recursive SQL语句,来修改数据字典信息,以便用户可以成功的执行该DDL语句。当需要的数据字典信息没有在共享内存中时,经常会发生Recursive calls,这些Recursive calls会将数据字典信息从硬盘读入内存中。用户不比关心这些recursive SQL语句的执行情况,在需要的时候,ORACLE会自动的在内部执行这些语句。当然DML语句与SELECT都可能引起recursive SQL。简单的说,我们可以将触发器视为recursive SQL。

Row Source(行源):用在查询中,由上一操作返回的符合条件的行的集合,即可以是表的全部行数据的集合;也可以是表的部分行数据的集合;也可以为对上2个row source进行连接操作(如join连接)后得到的行数据集合。

Predicate(谓词):一个查询中的WHERE限制条件

Driving Table(驱动表):该表又称为外层表(OUTER TABLE)。这个概念用于嵌套与HASH连接中。如果该row source返回较多的行数据,则对所有的后续操作有负面影响。注意此处虽然翻译为驱动表,但实际上翻译为驱动行源(driving row source)更为确切。一般说来,是应用查询的限制条件后,返回较少行源的表作为驱动表,所以如果一个大表在WHERE条件有有限制条件(如等值限制),则该大表作为驱动表也是合适的,,所以并不是只有较小的表可以作为驱动表,正确说法应该为应用查询的限制条件后,返回较少行源的表作为驱动表。在执行计划中,应该为靠上的那个row source,后面会给出具体说明。在我们后面的描述中,一般将该表称为连接操作的row source 1。

Probed Table(被探查表):该表又称为内层表(INNER TABLE)。在我们从驱动表中得到具体一行的数据后,在该表中寻找符合连接条件的行。所以该表应当为大表(实际上应该为返回较大row source的表)且相应的列上应该有索引。在我们后面的描述中,一般将该表称为连接操作的row source 2。

组合索引(concatenated index):由多个列构成的索引,如create index idx_emp on emp(col1, col2, col3, ……),则我们称idx_emp索引为组合索引。在组合索引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引导列(leading column),在上面的例子中,col1列为引导列。当我们进行查询时可以使用”where col1 = ? ”,也可以使用”where col1 = ? and col2 = ?”,这样的限制条件都会使用索引,但是”where col2 = ? ”查询就不会使用该索引。所以限制条件中包含先导列时,该限制条件才会使用该组合索引。

可选择性(selectivity):比较一下列中唯一键的数量和表中的行数,就可以判断该列的可选择性。如果该列的”唯一键的数量/表中的行数”的比值越接近1,则该列的可选择性越高,该列就越适合创建索引,同样索引的可选择性也越高。在可选择性高的列上进行查询时,返回的数据就较少,比较适合使用索引查询。

二.oracle访问数据的存取方法

1) 全表扫描(Full Table Scans, FTS)

为实现全表扫描,Oracle读取表中所有的行,并检查每一行是否满足语句的WHERE限制条件一个多块读操作可以使一次I/O能读取多块数据块(db_block_multiblock_read_count参数设定),而不是只读取一个数据块,这极大的减少了I/O总次数,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所以利用多块读的方法可以十分高效地实现全表扫描,而且只有在全表扫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多块读操作。在这种访问模式下,每个数据块只被读一次。

使用FTS的前提条件:在较大的表上不建议使用全表扫描,除非取出数据的比较多,超过总量的5% -- 10%,或你想使用并行查询功能时。

使用全表扫描的例子:

~~~~~~~~~~~~~~~~~~~~~~~~ SQL> explain plan for select * from dual;

Query Plan

-----------------------------------------

SELECT STATEMENT[CHOOSE] Cost=

TABLE ACCESS FULL DUAL

2) 通过ROWID的表存取(Table Access by ROWID或rowid lookup)

行的ROWID指出了该行所在的数据文件、数据块以及行在该块中的位置,所以通过ROWID来存取数据可以快速定位到目标数据上,是Oracle存取单行数据的最快方法。

这种存取方法不会用到多块读操作,一次I/O只能读取一个数据块。我们会经常在执行计划中看到该存取方法,如通过索引查询数据。

使用ROWID存取的方法: SQL> explain plan for select * from dept where rowid = 'AAAAyGAADAAAAATAAF';

Query Plan

------------------------------------

SELECT STATEMENT [CHOOSE] Cost=1

TABLE ACCESS BY ROWID DEPT [ANALYZED]


3)索引扫描(Index Scan或index lookup)

我们先通过index查找到数据对应的rowid值(对于非唯一索引可能返回多个rowid值),然后根据rowid直接从表中得到具体的数据,这种查找方式称为索引扫描或索引查找(index lookup)。一个rowid唯一的表示一行数据,该行对应的数据块是通过一次i/o得到的,在此情况下该次i/o只会读取一个数据库块。

在索引中,除了存储每个索引的值外,索引还存储具有此值的行对应的ROWID值。索引扫描可以由2步组成:(1) 扫描索引得到对应的rowid值。 (2) 通过找到的rowid从表中读出具体的数据。每步都是单独的一次I/O,但是对于索引,由于经常使用,绝大多数都已经CACHE到内存中,所以第1步的I/O经常是逻辑I/O,即数据可以从内存中得到。但是对于第2步来说,如果表比较大,则其数据不可能全在内存中,所以其I/O很有可能是物理I/O,这是一个机械操作,相对逻辑I/O来说,是极其费时间的。所以如果多大表进行索引扫描,取出的数据如果大于总量的5% -- 10%,使用索引扫描会效率下降很多。如下列所示:
SQL> explain plan for select empno, ename from emp where empno=10;

Query Plan

------------------------------------

SELECT STATEMENT [CHOOSE] Cost=1

TABLE ACCESS BY ROWID EMP [ANALYZED]

INDEX UNIQUE SCAN EMP_I1


但是如果查询的数据能全在索引中找到,就可以避免进行第2步操作,避免了不必要的I/O,此时即使通过索引扫描取出的数据比较多,效率还是很高的

SQL> explain plan for select empno from emp where empno=10;-- 只查询empno列值

Query Plan

------------------------------------

SELECT STATEMENT [CHOOSE] Cost=1

INDEX UNIQUE SCAN EMP_I1

进一步讲,如果sql语句中对索引列进行排序,因为索引已经预先排序好了,所以在执行计划中不需要再对索引列进行排序
SQL> explain plan for select empno, ename from emp

where empno > 7876 order by empno;

Query Plan

--------------------------------------------------------------------------------

SELECT STATEMENT[CHOOSE] Cost=1

TABLE ACCESS BY ROWID EMP [ANALYZED]

INDEX RANGE SCAN EMP_I1 [ANALYZED]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因为索引是已经排序了的,所以将按照索引的顺序查询出符合条件的行,因此避免了进一步排序操作。

根据索引的类型与where限制条件的不同,有4种类型的索引扫描:

索引唯一扫描(index unique scan)

索引范围扫描(index range scan)

索引全扫描(index full scan)

索引快速扫描(index fast full scan)

(1) 索引唯一扫描(index unique scan)

通过唯一索引查找一个数值经常返回单个ROWID。如果存在UNIQUE 或PRIMARY KEY 约束(它保证了语句只存取单行)的话,Oracle经常实现唯一性扫描。

使用唯一性约束的例子:

SQL> explain plan for

select empno,ename from emp where empno=10;

Query Plan

------------------------------------

SELECT STATEMENT [CHOOSE] Cost=1

TABLE ACCESS BY ROWID EMP [ANALYZED]

INDEX UNIQUE SCAN EMP_I1

(2) 索引范围扫描(index range scan)

使用一个索引存取多行数据,在唯一索引上使用索引范围扫描的典型情况下是在谓词(where限制条件)中使用了范围操作符(如>、<、<>、>=、<=、between)

使用索引范围扫描的例子:


SQL> explain plan for select empno,ename from emp

where empno > 7876 order by empno;

Query Plan

--------------------------------------------------------------------------------

SELECT STATEMENT[CHOOSE] Cost=1

TABLE ACCESS BY ROWID EMP [ANALYZED]

INDEX RANGE SCAN EMP_I1 [ANALYZED]

在非唯一索引上,谓词col = 5可能返回多行数据,所以在非唯一索引上都使用索引范围扫描。

使用index rang scan的3种情况:

(a) 在唯一索引列上使用了range操作符(> <<> >= <= between)

(b) 在组合索引上,只使用部分列进行查询,导致查询出多行

(c) 对非唯一索引列上进行的任何查询。

(3) 索引全扫描(index full scan)

与全表扫描对应,也有相应的全索引扫描。而且此时查询出的数据都必须从索引中可以直接得到。

全索引扫描的例子:

An Index full scan will not perform single block i/o's and so it may prove to be inefficient.

e.g.

Index BE_IX is a concatenated index on big_emp (empno, ename)


SQL> explain plan for select empno, ename from big_emp order by empno,ename;

Query Plan

--------------------------------------------------------------------------------

SELECT STATEMENT[CHOOSE] Cost=26

INDEX FULL SCAN BE_IX [ANALYZED]

linux

推荐阅读
  • 本文介绍了在SQL中查询分组后每组行数的统计方法。通过使用count()函数和GROUP BY子句可以统计每组的行数,但是如何统计所有组的行数呢?本文提供了一种实现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SQL查询语句。 ... [详细]
  • 基于PgpoolII的PostgreSQL集群安装与配置教程
    本文介绍了基于PgpoolII的PostgreSQL集群的安装与配置教程。Pgpool-II是一个位于PostgreSQL服务器和PostgreSQL数据库客户端之间的中间件,提供了连接池、复制、负载均衡、缓存、看门狗、限制链接等功能,可以用于搭建高可用的PostgreSQL集群。文章详细介绍了通过yum安装Pgpool-II的步骤,并提供了相关的官方参考地址。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php限制数据库插入的条数并显示每次插入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数目,以及避免重复提交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如何限制某一个数据库用户的并发连接数,以及设置数据库的连接数和连接超时时间的方法。最后提供了一些关于浏览器在线用户数和数据库连接数量比例的参考值。 ... [详细]
  • Oracle Database 10g许可授予信息及高级功能详解
    本文介绍了Oracle Database 10g许可授予信息及其中的高级功能,包括数据库优化数据包、SQL访问指导、SQL优化指导、SQL优化集和重组对象。同时提供了详细说明,指导用户在Oracle Database 10g中如何使用这些功能。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adg架构设置在企业数据治理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IT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数据成为企业业务增长的新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冗余、数据难发现、效率低下、资源消耗等问题。本文讨论了企业面临的几类尖锐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包括确保库表结构与系统测试版本一致、避免数据冗余、快速定位问题等。此外,本文还探讨了adg架构在大版本升级、上云服务和微服务治理方面的应用。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adg架构设置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数据治理中的应用。 ... [详细]
  • 在说Hibernate映射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对象关系映射ORM。ORM的实现思想就是将关系数据库中表的数据映射成对象,以对象的形式展现。这样开发人员就可以把对数据库的操作转化为对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使用postman进行接口测试的方法,以测试用户管理模块为例。首先需要下载并安装postman,然后创建基本的请求并填写用户名密码进行登录测试。接下来可以进行用户查询和新增的测试。在新增时,可以进行异常测试,包括用户名超长和输入特殊字符的情况。通过测试发现后台没有对参数长度和特殊字符进行检查和过滤。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MysqlDump和mysqldump进行全库备份的相关知识,包括备份命令的使用方法、my.cnf配置文件的设置、binlog日志的位置指定、增量恢复的方式以及适用于innodb引擎和myisam引擎的备份方法。对于需要进行数据库备份的用户来说,本文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内容。 ... [详细]
  • 使用Ubuntu中的Python获取浏览器历史记录原文: ... [详细]
  • 本文由编程笔记小编整理,介绍了PHP中的MySQL函数库及其常用函数,包括mysql_connect、mysql_error、mysql_select_db、mysql_query、mysql_affected_row、mysql_close等。希望对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Oracle数据库中tnsnames.ora文件的作用和配置方法。tnsnames.ora文件在数据库启动过程中会被读取,用于解析LOCAL_LISTENER,并且与侦听无关。文章还提供了配置LOCAL_LISTENER和1522端口的示例,并展示了listener.ora文件的内容。 ... [详细]
  • Spring特性实现接口多类的动态调用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Spring特性实现接口多类的动态调用。通过对Spring IoC容器的基础类BeanFactory和ApplicationContext的介绍,以及getBeansOfType方法的应用,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接口及多个实现类的问题。同时,文章还提到了SPI使用的不便之处,并介绍了借助ApplicationContext实现需求的方法。阅读本文,你将了解到Spring特性的实现原理和实际应用方式。 ... [详细]
  • Java String与StringBuffer的区别及其应用场景
    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中String和StringBuffer的区别,String是不可变的,而StringBuffer是可变的。StringBuffer在进行字符串处理时不生成新的对象,内存使用上要优于String类。因此,在需要频繁对字符串进行修改的情况下,使用StringBuffer更加适合。同时,文章还介绍了String和StringBuffer的应用场景。 ... [详细]
  • Oracle分析函数first_value()和last_value()的用法及原理
    本文介绍了Oracle分析函数first_value()和last_value()的用法和原理,以及在查询销售记录日期和部门中的应用。通过示例和解释,详细说明了first_value()和last_value()的功能和不同之处。同时,对于last_value()的结果出现不一样的情况进行了解释,并提供了理解last_value()默认统计范围的方法。该文对于使用Oracle分析函数的开发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具有参考价值。 ... [详细]
  • MyBatis错题分析解析及注意事项
    本文对MyBatis的错题进行了分析和解析,同时介绍了使用MyBatis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如resultMap的使用、SqlSession和SqlSessionFactory的获取方式、动态SQL中的else元素和when元素的使用、resource属性和url属性的配置方式、typeAliases的使用方法等。同时还指出了在属性名与查询字段名不一致时需要使用resultMap进行结果映射,而不能使用resultType。 ... [详细]
author-avatar
路见不平出手打_418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