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linuxdebianntp,debian的时间设置,

debian的时间设置,http:203.208.37.104search?qcache:kPBH2P2FeV4J:yokoko.vicp.netsimpleinde

debian的时间设置,

http://203.208.37.104/search?q=cache:kPBH2P2FeV4J:yokoko.vicp.net/simple/index.php%3Ft221.html+debian%E7%B3%BB%E7%BB%9F%E6%97%B6%E9%97%B4&hl=zh-CN&ct=clnk&cd=3&gl=cn&lr=lang_zh-CN&inlang=zh-CN&st_usg=ALhdy2-9NQZDmjS5oW_7b6UeWIqYNLc5Ug

查看完整版本: [-- Debian 系统时间BUG解决 --]

如果給你陽光,請隨便燦爛 -> 〖Unix/Linux〗 -> Debian 系统时间BUG解决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violetmoon 2008-05-16 22:07

先说时区的配置。以前Debian有个好用的时区配置工具,叫tzconfig,现在也没有了。但配置时区倒也简单,主要是两个文件:

/etc/localtime

/etc/timezone

timezone这个文件是个文本,里面只需要写一行自己的时区就行,我们这里就是上海,Asia/Shanghai(谁知道为什么不是北京呢?)。 localtime这个文件的类型不清楚,里面就写了些timezone data,它可以从系统自带时区文件那里拷贝,位置在:

/usr/share/zoneinfo

从这个目录下找到Shanghai拷贝到/etc下的localtime即可。有人说建个连接也可,这样还可以保证系统数据有变化时不必再管。

设定了时区,还要确定Linux的时间方案。Linux支持UTC时间,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也就是世界协调时,也就是本初子午线上的时间,它和以前的格林威治标准时(GMT)的区别似乎是它是由多个原子钟平均出来的。在 /etc/default/rcS这个文件中,设定了系统是否使用UTC,UTC=yes就是用。

计算机自己还有自己的时间,也就是硬件时间,hard clock,也就是存在BIOS里那个时间,关机也不会丢失。计算机启动时,就要读取这个时间。这个时间如果设定为UTC(GMT),也就是伦敦那地方的时间,就要在rcS文件中设定UTC=yes,反之则要设为no。

总之就是两种正确的设置:

BIOS=本地时间,UTC=no

BIOS=UTC时间,UTC=yes

一般来讲,BIOS里面都设定为当地时间,这是因为如果装双系统的话,Windows似乎不懂utc,就会出问题。这时UTC=no。

如果一切顺利,到这时,进入Linux之后显示的时间应该是正确的了。但不少人的机器,包括这回这台640m,仍旧不正确,而是比正确时间再往前跑了8小时。这里的问题出在Linux读取硬件时间上了。

Linux读取这个硬件时间要用到hwclock这个命令:

hwclock --show :显示硬件时间

hwclock --systohc :将系统时间写入硬件

hwclock --hctosys :将硬件时间写入系统时间

在出问题的时候,hwclock 这一组命令的运行通常是不能成功的,错误经常是这样的:

select() to /dev/rtc to wait for clock tick timed out

也就是不能读取/dev/rtc,也就是硬件时间。这又是因为某些机器的BIOS处理方式和Linux的rtc内核模块之间出现了问题。

Linux又有3个这类模块,rtc/genrtc/rtc_dev,似乎是一个比一个新,而debian通常自己用的是rtc这个老模块;但 Dell/ibm/acer等等厂商现在都可能使用新的BIOS,这种BIOS和这个rtc就可能不对付。如果出现了上面那个timeout的问题,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

1, 给hwclock加参数,--directisa,也就是:

hwclock --directisa --show

如果运行成功,说明这个办法可行。则把此参数添加为hwclock的缺省参数即可。在debian 4.0之后,可以直接在/etc/default/rcS中添加一行:

HWCLOCKPARS="--directisa“

而在4.0以前,可能只能在hwclock启动脚本中添加,/etc/init.d/hwclock.sh,把里面的”/sbin/hwclock“ 全部替换为 ”/sbin/hwclock --directisa"。现在在debian sid中,这个脚本的第一行其实是HWCLOCKPARS=,也可以像rcS一样添加参数了。

2, 换用其他内核rtc模块,用如下方法测试哪个模块好用:

# modprobe rtc

# hwclock --show

# rmmod rtc

# modprobe genrtc

# hwclock --show

# rmmod genrtc

# modprobe rtc_dev

# hwclock --show

# rmmod rtc_dev

没有显示time out的就是好用的了,然后可以在blacklist中阻止不好用的,在modules里面加上好用的那个。

用完这两个方法,hwclock应该能直接工作了,也就是可以读取硬件时间了。再配上utc设置正确,重启之后时间就是对的了。

为了让BIOS时间更准确,除了可以找个精确的时间源,比如CDMA手机或是GPS,靠自己的手指来精确设定BIOS时间之外,还可以用hwclock把准确的时间写入BIOS。前一种方法细心点可以做到几秒误差,而后一种怎么也在1秒以下了。

安装ntpdate这个包,它可以从时间服务器上读取到正确的时间,精度还是很高的:

aptitude install ntpdate

ntpdate pool.ntp.org

此时系统时间就已经是ntp的时间了,相当精确,把它写入硬件:

hwclock --systohc

这样BIOS时间也就很准了。以后开机没网络,没办法运行ntpdate的时候也都是准的。

这里的关键有:bios时间,utc设定,rtc模块,hwclock读取,ntpdate对时。

在Debian的老bug里还看到因为系统有多个分区,比如/usr单独分,fsck运行时会对时,并因此又造成快几个小时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处理的。

在新装Debian的时候,重启后就会进入base-config程序。

提示你是否设定时间为GMT,选否,时区选shanghai。

如果你选择失误,就会被时间的不准所困扰,下面是解决方案。

第一步#编辑文件/etc/timezone为以下内容

Asia/Shanghai

第二步# date MMDDhhmmCCYY

设定系统时间和硬件时间为MM/DD hh:mm, CCYY。

显示时间为本地时间而硬件时间使用UTC。

例1:设置时间为下午14点36分。

# date -s 14:36:00

Fri Nov 26 14:15:00 CST 1999

例2:设置时间为1999年11月28号。

# date -s 991128

Sun Nov 28 00:00:00 CST 1999

第三步# hwclock --utc --systohc

第四步# hwclock --show

附录:

UTC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世界标准时间

GMT Greenwich Mean Time,格林尼治时间

CST China standard Time ,中国标准时间

#date -u 显示标准时间

四 3月 10 03:51:56 UTC 2005

#date 显示本地时间

四 3月 10 11:52:54 CST 2005



推荐阅读
  • 开发笔记:加密&json&StringIO模块&BytesIO模块
    篇首语:本文由编程笔记#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加密&json&StringIO模块&BytesIO模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加密加密 ... [详细]
  • Linux服务器密码过期策略、登录次数限制、私钥登录等配置方法
    本文介绍了在Linux服务器上进行密码过期策略、登录次数限制、私钥登录等配置的方法。通过修改配置文件中的参数,可以设置密码的有效期、最小间隔时间、最小长度,并在密码过期前进行提示。同时还介绍了如何进行公钥登录和修改默认账户用户名的操作。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可参考本文内容。 ... [详细]
  • C语言注释工具及快捷键,删除C语言注释工具的实现思路
    本文介绍了C语言中注释的两种方式以及注释的作用,提供了删除C语言注释的工具实现思路,并分享了C语言中注释的快捷键操作方法。 ... [详细]
  • 使用Ubuntu中的Python获取浏览器历史记录原文: ... [详细]
  • eclipse学习(第三章:ssh中的Hibernate)——11.Hibernate的缓存(2级缓存,get和load)
    本文介绍了eclipse学习中的第三章内容,主要讲解了ssh中的Hibernate的缓存,包括2级缓存和get方法、load方法的区别。文章还涉及了项目实践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 ... [详细]
  • 本文讨论了一个关于cuowu类的问题,作者在使用cuowu类时遇到了错误提示和使用AdjustmentListener的问题。文章提供了16个解决方案,并给出了两个可能导致错误的原因。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Mac上搭建php环境后无法使用localhost连接mysql的问题,并通过将localhost替换为127.0.0.1或本机IP解决了该问题。文章解释了localhost和127.0.0.1的区别,指出了使用socket方式连接导致连接失败的原因。此外,还提供了相关链接供读者深入了解。 ... [详细]
  •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其优势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包括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三个层次。通过分层存储数据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将各种不同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和价格的存储器有机组合成整体,形成可寻址存储空间比主存储器空间大得多的存储整体。由于辅助存储器容量大、价格低,使得整体存储系统的平均价格降低。同时,高速缓存的存取速度可以和CPU的工作速度相匹配,进一步提高程序执行效率。 ... [详细]
  • HDFS2.x新特性
    一、集群间数据拷贝scp实现两个远程主机之间的文件复制scp-rhello.txtroothadoop103:useratguiguhello.txt推pushscp-rr ... [详细]
  •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在不继承UIAlertController的子类或不涉及UIAlertActions的情况下 ... [详细]
  • 高质量SQL书写的30条建议
    本文提供了30条关于优化SQL的建议,包括避免使用select *,使用具体字段,以及使用limit 1等。这些建议是基于实际开发经验总结出来的,旨在帮助读者优化SQL查询。 ... [详细]
  • win10电脑蓝屏代码0x000000a5无法进入系统解决方法详解
    许多用户在使用电脑的时候遇到蓝屏问题,重启无法进入系统。本文提供了解决方法:调整BIOS设置、禁用安全启动、重装系统等。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需要重新安装一个系统。详细步骤请参考正文内容。 ... [详细]
  • 本文讨论了clone的fork与pthread_create创建线程的不同之处。进程是一个指令执行流及其执行环境,其执行环境是一个系统资源的集合。在调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一个进程时,子进程只是完全复制父进程的资源,这样得到的子进程独立于父进程,具有良好的并发性。但是二者之间的通讯需要通过专门的通讯机制,另外通过fork创建子进程系统开销很大。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使用clone或pthread_create创建线程可能更加高效。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版本及其特点,包括Windows 7系统的6个版本:Starter、Home Basic、Home Premium、Professional、Enterprise、Ultimate。Windows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研发的一套操作系统,具有人机操作性优异、支持的应用软件较多、对硬件支持良好等优点。Windows 7 Starter是功能最少的版本,缺乏Aero特效功能,没有64位支持,最初设计不能同时运行三个以上应用程序。 ... [详细]
  • mac php错误日志配置方法及错误级别修改
    本文介绍了在mac环境下配置php错误日志的方法,包括修改php.ini文件和httpd.conf文件的操作步骤。同时还介绍了如何修改错误级别,以及相应的错误级别参考链接。 ... [详细]
author-avatar
蒋筱谷_680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