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golang开发中channel使用

channel[通道]是golang的一种重要特性,正是因为channel的存在才使得golang不同于其它语言。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golang开发中channel使用,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channel[通道]是golang的一种重要特性,正是因为channel的存在才使得golang不同于其它语言。channel使得并发编程变得简单容易有趣。

channel的概念和语法

一个channel可以理解为一个先进先出的消息队列。channel用来在协程[goroutine]之前传递数据,准确的说,是用来传递数据的所有权。一个设计良好的程序应该确保同一时刻channel里面的数据只会被同一个协程拥有,这样就可以避免并发带来的数据不安全问题[data races]。

正文

channel主要是用于多个goroutine之间通信

channel语法

channel是引用类型,需要实用make来创建channel,如下
make(chan Type, [buffer])
chan Type 通道的类型
buffer 是可选参数,代表通道缓冲区的大小(省略则代表无缓冲)
向channel里面写入数据使用 <- 符号

q := make(chan bool)
q<-true

从channel里面读取数据也是使用 <- 符号,只不过写入的channel在右边,读取的时候channel在左边。意思跟方向是一致的,一个是数据进入channel,一个是数据从channel出去

q := make(chan bool)
<-q

有缓冲channel的使用

我们一直使用的无缓冲的channel,今天主要学习下有缓存的channel。
无缓冲的channel,写入数据后一定要有goroutine 从channel读取数据后再写入,否则程序会panic。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int)
	ch<-1
}

fatal error: all goroutines are asleep - deadlock!

goroutine 1 [chan send]:

有缓冲的channel,可以写入缓冲大小个数据,可以没有goroutine从channel读取。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int,2)
	ch<-1
	ch<-2
}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执行结果跟预期是一致的。

有缓冲大小的channel使用场景

假如我们有一个任务需要10个goroutine去调度执行,只要有一个goroutine执行完毕,调度就应该结束。我们看下伪代码

func test(wg *sync.WaitGroup,ch chan int,i int) {
	fmt.Println("test code")
	ch<-i
}

func main() {
	fmt.Println("start",runtime.NumGoroutine())
	ch := make(chan int)
	wg := new(sync.WaitGroup)
	for i:=0;i<10;i++ {
		wg.Add(1)
		go test(wg,ch,i)
	}
	fmt.Println(<-ch)
	fmt.Println("end",runtime.NumGoroutine())
	wg.Done()
}

start 1
test code
9
end 10

从执行结果上看,是第9个goroutine首先执行完毕了。程序也正常退出了。但是我们看到,加上主goroutine,内存中一共有11个goroutine,程序退出的时候还有10个goroutine,减去一个主goroutine,还有9个goroutine没有退出,这个对程序来说是不允许,可能会泄漏或者长期占用资源不释放。

但是我们如果使用了有缓冲的channel,就可以利用channel的缓冲机制正常退出全部的goroutine了。
看下代码

func test(wg *sync.WaitGroup,ch chan int,i int) {
	ch<-i
}

func main() {
	fmt.Println("start",runtime.NumGoroutine())
	ch := make(chan int, 10)
	wg := new(sync.WaitGroup)
	for i:=0;i<10;i++ {
		wg.Add(1)
		go test(wg,ch,i)
	}
	fmt.Println(<-ch,"success")
	for i:= 0;i<9;i++ {
	 fmt.Println(<-ch)
	}
	fmt.Println("end",runtime.NumGoroutine())
	wg.Done()
}

start 1
0 success
1
2
4
3
5
6
7
8
9
end 1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打印success的时候,第一个goroutine已经将任务完成,循环9次将channel里面的数据读取出来,保证创建的goroutine都不会阻塞能够正常退出来。

到此这篇关于golang开发中channel使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golang channel使用内容请搜索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


推荐阅读
  • 一句话解决高并发的核心原则
    本文介绍了解决高并发的核心原则,即将用户访问请求尽量往前推,避免访问CDN、静态服务器、动态服务器、数据库和存储,从而实现高性能、高并发、高可扩展的网站架构。同时提到了Google的成功案例,以及适用于千万级别PV站和亿级PV网站的架构层次。 ... [详细]
  • 云原生边缘计算之KubeEdge简介及功能特点
    本文介绍了云原生边缘计算中的KubeEdge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开源系统,用于将容器化应用程序编排功能扩展到Edge的主机。它基于Kubernetes构建,并为网络应用程序提供基础架构支持。同时,KubeEdge具有离线模式、基于Kubernetes的节点、群集、应用程序和设备管理、资源优化等特点。此外,KubeEdge还支持跨平台工作,在私有、公共和混合云中都可以运行。同时,KubeEdge还提供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管道引擎的支持。最后,本文还介绍了KubeEdge系统生成证书的方法。 ... [详细]
  • 生成对抗式网络GAN及其衍生CGAN、DCGAN、WGAN、LSGAN、BEGAN介绍
    一、GAN原理介绍学习GAN的第一篇论文当然由是IanGoodfellow于2014年发表的GenerativeAdversarialNetworks(论文下载链接arxiv:[h ... [详细]
  • t-io 2.0.0发布-法网天眼第一版的回顾和更新说明
    本文回顾了t-io 1.x版本的工程结构和性能数据,并介绍了t-io在码云上的成绩和用户反馈。同时,还提到了@openSeLi同学发布的t-io 30W长连接并发压力测试报告。最后,详细介绍了t-io 2.0.0版本的更新内容,包括更简洁的使用方式和内置的httpsession功能。 ... [详细]
  • 图解redis的持久化存储机制RDB和AOF的原理和优缺点
    本文通过图解的方式介绍了redis的持久化存储机制RDB和AOF的原理和优缺点。RDB是将redis内存中的数据保存为快照文件,恢复速度较快但不支持拉链式快照。AOF是将操作日志保存到磁盘,实时存储数据但恢复速度较慢。文章详细分析了两种机制的优缺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redis的持久化存储策略。 ... [详细]
  • JVM 学习总结(三)——对象存活判定算法的两种实现
    本文介绍了垃圾收集器在回收堆内存前确定对象存活的两种算法:引用计数算法和可达性分析算法。引用计数算法通过计数器判定对象是否存活,虽然简单高效,但无法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可达性分析算法通过判断对象是否可达来确定存活对象,是主流的Java虚拟机内存管理算法。 ... [详细]
  •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其优势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包括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三个层次。通过分层存储数据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将各种不同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和价格的存储器有机组合成整体,形成可寻址存储空间比主存储器空间大得多的存储整体。由于辅助存储器容量大、价格低,使得整体存储系统的平均价格降低。同时,高速缓存的存取速度可以和CPU的工作速度相匹配,进一步提高程序执行效率。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Redis中RDB文件和AOF文件的保存和还原机制。RDB文件用于保存和还原Redis服务器所有数据库中的键值对数据,SAVE命令和BGSAVE命令分别用于阻塞服务器和由子进程执行保存操作。同时执行SAVE命令和BGSAVE命令,以及同时执行两个BGSAVE命令都会产生竞争条件。服务器会保存所有用save选项设置的保存条件,当满足任意一个保存条件时,服务器会自动执行BGSAVE命令。此外,还介绍了RDB文件和AOF文件在操作方面的冲突以及同时执行大量磁盘写入操作的不良影响。 ... [详细]
  • 网卡工作原理及网络知识分享
    本文介绍了网卡的工作原理,包括CSMA/CD、ARP欺骗等网络知识。网卡是负责整台计算机的网络通信,没有它,计算机将成为信息孤岛。文章通过一个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网卡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集线器Hub时代的网络构成。对于想学习网络知识的读者来说,本文是一篇不错的参考资料。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Android开发中使用软引用和弱引用的应用。如果一个对象只具有软引用,那么只有在内存不够的情况下才会被回收,可以用来实现内存敏感的高速缓存;而如果一个对象只具有弱引用,不管内存是否足够,都会被垃圾回收器回收。软引用和弱引用还可以与引用队列联合使用,当被引用的对象被回收时,会将引用加入到关联的引用队列中。软引用和弱引用的根本区别在于生命周期的长短,弱引用的对象可能随时被回收,而软引用的对象只有在内存不够时才会被回收。 ... [详细]
  • 深入解析Linux下的I/O多路转接epoll技术
    本文深入解析了Linux下的I/O多路转接epoll技术,介绍了select和poll函数的问题,以及epoll函数的设计和优点。同时讲解了epoll函数的使用方法,包括epoll_create和epoll_ctl两个系统调用。 ... [详细]
  • 模块化区块链生态系统的优势概述及其应用案例
    本文介绍了相较于单体区块链,模块化区块链生态系统的优势,并以Celestia、Dymension和Fuel等模块化区块链项目为例,探讨了它们解决可扩展性和部署问题的方案。模块化区块链架构提高了区块链的可扩展性和吞吐量,并提供了跨链互操作性和主权可扩展性。开发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执行环境,并获得奖学金支持。该文对模块化区块链的应用案例进行了介绍,展示了其在区块链领域的潜力和前景。 ... [详细]
  • BZOJ1233 干草堆单调队列优化DP
    本文介绍了一个关于干草堆摆放的问题,通过使用单调队列来优化DP算法,求解最多可以叠几层干草堆。具体的解题思路和转移方程在文章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并给出了相应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云原生应用最佳开发实践之十二原则(12factor)
    目录简介一、基准代码二、依赖三、配置四、后端配置五、构建、发布、运行六、进程七、端口绑定八、并发九、易处理十、开发与线上环境等价十一、日志十二、进程管理当 ... [详细]
  • top命令使用方法及解读
    本文介绍了top命令的使用方法和解读,包括查看进程信息、系统负载、内存状态、CPU占用等内容。通过top命令可以持续观察系统上运行的进程,并了解系统负载情况,及时关闭一些进程以减轻系统负担。同时,还介绍了top命令的快捷键和安全模式启动方法。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使用top命令来管理系统进程。 ... [详细]
author-avatar
mobiledu2502855777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