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后端 > 正文

《看板方法实践体系》读后感

最近拜读了一份看板方法的相关文章《看板方法实践体系》,在这里总结分享一下。本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会对文章做一个大致的梳理和总结,第二部分我将从个人的角度来谈谈对看板方法的感

最近拜读了一份看板方法的相关文章《看板方法实践体系》,在这里总结分享一下。本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会对文章做一个大致的梳理和总结,第二部分我将从个人的角度来谈谈对看板方法的感想。

首先,文章全篇将看板拆分为五个部分:



  1. 可视化价值流动,重点要素有三个:

    • 可视化的价值单位应该是用户价值,要以用户价值为导向,每一个价值都应该是一个可验证、可交付的用户需求。

    • 要体现用户价值端到端的流动过程,就是价值从提出到交付的过程。

    • 问题要被可视出来,能从看板中看出阻碍或流动不畅的环节。

      此外文章还给出了可视化价值的建模方法:分析价值流动,选取可视化元素,建模价值流动。这个部分偏向时间话,这里就不叙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文章。


  2. 显示化流程规则,文章提出了流程规则的三个步骤:

    • 组织和明确流程规则,包括规划价值的流转规则(在各环节中流转的规则),周期性活动的规则(站会、需求发布、上线等等),其他协作规则。

    • 团队共同拥有流程规则,团队成员要明确和理解规则,团队对规则理解一致自主的决策和协作。

    • 持续改进流程规则,对明确的规则进行改进和落实。


  3. 控制在制品数量,这里讲道了三个概念:

    • 束水攻沙,更少的在制品就可以更快的流转,将价值快速的流动(加速价值交付),对应的阻碍和问题也会凸显出来(即时暴露问题)。

    • 暂缓开始,聚焦完成,控制在制品数量的思想核心,“完成越多才交付越多,而不是开始越多交付越多”。

    • 湖水岩石效应,要从可行但有用的值开始,逐步暴露和解决问题,渐近改善交付能力。


  4. 管理工作项流动,这里也分为了三个实践来讲诉:

    • 看板站会,站会的目的是:检视价值流动状态,促进价值顺畅流动。

    • 就绪队列填充,确保输入能够符合团队的输入标准(能够合理迅速的流动);建立合理的输入节奏(填充频率过低会损害决策的质量和团队的敏捷性、填充频率过高带来额外的成本)。

    • 发布规划会议,建立发布规划的DoD、解耦部署和发布(蓝绿部署,特性开关、模拟环境)。


  5. 建立反馈和改进,通过度量看板的数据进行反馈,可用的工具有:累积流图、控制图、前置时间分布图。

总结完文章,接下来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首先是个人总结归纳的看板方法三个核心:



  • 可视化价值

    • 文章提倡以用户价值作为核心及单位,我的观点则略有不同,我觉得以交付的价值为核心会比较贴切一些。原因有二:其一,对于面直接面向用户的项目而言,交付价值等于用户价值,但是在一些非直接面向用户的项目下,用户价值这个概念可能会十分模糊且难以界定;其二,我认为看板方法应该是一个工具,一种方法,它可以被抽取复制在其他类似的领域或小规模的活动中,这时使用交付价值的概念就会更加的准确,便于方法的复用。

    • 详细体现信息在环节中流动的过程,由于每个人感知不同,所以问题与瓶颈是不客观唯一的,通过看板可以将问题聚焦在价值流动,能够客观的反应出问题的存在,同时也能反向推动团队成员来进行感知。


  • 控制价值的流动,我将显示化流程规则和管理价值流动整合在了这个条目内,这两点其实都是对于价值单元的控制。在这里将这也点重新划分为两大类:

    • 一是价值流动的类型,环节/价值自身的流转规则(自动化规则,即价值单元在各个环节中流转的规则,由团队成员自觉遵守,执行过程中无需变更);中间过程规则(对应手动规则,比如每日站会就是一个进行价值单元监控,人工干预控制流转的机制)。

    • 二是价值数量变动的类型,价值的输入(需求规划、紧急需求)、输出(价值交付)。


  • 建立反馈持续改进,基于发现的问题、瓶颈、实施过程中的感受等反馈,对整套看板方法和开发中的一切作出调整优化和定制化。

看板方法是一个工具,虽然方法完整且相对较易于实施,但实践起来还是有诸多的难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 “人之蜜糖,我之砒霜”,看板方法不能简单的套用所有项目,这点在文章中有讲到,需要对应团队的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实施和改进,而这是一个依靠经验和长期实施的过程,需要团队不断的踩坑试错改进才能成功。

  • 作为工具而言的门槛和学习成本其实很高,整套方案的实施具备一定的复杂度。比如文章介绍的全套看板方法,就有将近20个步骤和概念,且每个点都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和深度,看板方法作为一种“方法”十分依赖实践经验;文章在部分内容上讲得较理论化,比如介绍可视化价值案例时就省略了具体改造的过程,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比较难以理解,更别说具体应用到整个团队上的情况了。我觉得应该对看板方法的进行拆解,拆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再结合团队当前的现状,针对病结所在“对症下药”,同时小步试错快速迭代,降低实施难度。

  • “看板方法应该被团队所拥有”,一个工具它应该为团队带来价值并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其实,作为一个管理工具,看板方法需要与团队成员的自身利益产生关联,如果团队感受不到工具带来的好处从让团队自发的推动和执行,那工具就只是为团队带来额外的负担,进而在实施上只能依赖团队负责人进行推动,这又会产生几种情况:负责人管理任务过重无法兼顾开发和管理,一旦出现在高强度的开发工作时容易忽视管理,就会导致实施停滞难以继续推动;或是负责人过于注重管理和实施,成员只是遵照指令运作,由于下级是非自主的进行实施,容易产生消极倦怠,失误、反馈缓慢等等各样的问题,长期之后管理任务会更加繁重,形成恶性循环,管理难度也会不断爬升,最终导致实施失败。

最后,看板方法是一个已经被业界证实的优秀先进且完善的项目管理方法,但同时,看板方法也经常被错误地理解和使用。其实,看板方法就是一个工具,它应该被团队所理解,应该被团队所拥有,更应该为了团队所服务。



推荐阅读
  •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中进程控制块PCBtask_struct结构体的结构和作用,包括进程状态、进程号、待处理信号、进程地址空间、调度标志、锁深度、基本时间片、调度策略以及内存管理信息等方面的内容。阅读本文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Linux进程管理的原理和机制。 ... [详细]
  • 显卡驱动对游戏的影响及其提升效果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显卡驱动对游戏体验的提升效果,通过比较新旧驱动加持下的RTX 2080Ti显卡在游戏体验上的差异。测试平台选择了i9-9900K处理器和索泰RTX 2080Ti玩家力量至尊显卡,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显卡驱动的更新确实能够带来近乎50%的性能提升,对于提升游戏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 [详细]
  •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其优势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包括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三个层次。通过分层存储数据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将各种不同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和价格的存储器有机组合成整体,形成可寻址存储空间比主存储器空间大得多的存储整体。由于辅助存储器容量大、价格低,使得整体存储系统的平均价格降低。同时,高速缓存的存取速度可以和CPU的工作速度相匹配,进一步提高程序执行效率。 ... [详细]
  • 也就是|小窗_卷积的特征提取与参数计算
    篇首语:本文由编程笔记#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卷积的特征提取与参数计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Dense和Conv2D根本区别在于,Den ... [详细]
  • 计算成像的原理与应用研究
    本文探讨了计算成像的原理与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了小孔成像实验和软件方面的相关内容。随后从傅里叶光学的角度简单谈了成像的过程。成像是观测样品分布的一种方法,通过成像系统接收光的强度来呈现图像。视网膜作为接收端接收到的图像实际上是由像元组成的矩阵,每个元素代表相应位置像元接收光的强度。大脑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得出一系列信息,如识别物体、判断距离等。计算成像是一种采集记录系统,通过处理数据得到样品分布与像的对应关系,用于后续问题的分析。 ... [详细]
  • 《王者荣耀》满配账号价值3.5万,究竟有多牛?
    近日,一群《王者荣耀》的游戏玩家展开了关于满配账号价值的讨论。满配账号不仅拥有所有英雄和皮肤,还包括300个满级铭文,其价值高达3.5万。这还不包括一些绝版的限定皮肤。想要达成《王者荣耀》的满配账号,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 [详细]
  • Go语言实现堆排序的详细教程
    本文主要介绍了Go语言实现堆排序的详细教程,包括大根堆的定义和完全二叉树的概念。通过图解和算法描述,详细介绍了堆排序的实现过程。堆排序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lgn)。阅读本文大约需要15分钟。 ... [详细]
  • 浏览器中的异常检测算法及其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在浏览器中进行异常检测的算法,包括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并探讨了异常检测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异常检测在金融领域的信用卡欺诈、企业安全领域的非法入侵、IT运维中的设备维护时间点预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使用TensorFlow.js进行异常检测,可以实现对单变量和多变量异常的检测。统计学方法通过估计数据的分布概率来计算数据点的异常概率,而机器学习方法则通过训练数据来建立异常检测模型。 ... [详细]
  • 110. Balanced Binary Tree [Easy] 平衡树/递归
    本文介绍了一道关于平衡树的题目,通过递归和辅助函数来判断一个二叉树是否平衡。辅助函数返回根结点的深度,如果左子树或右子树不是平衡树,则返回-1。主函数根据辅助函数的返回值判断二叉树是否平衡。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腾讯最近开源的BERT推理模型TurboTransformers,该模型在推理速度上比PyTorch快1~4倍。TurboTransformers采用了分层设计的思想,通过简化问题和加速开发,实现了快速推理能力。同时,文章还探讨了PyTorch在中间层延迟和深度神经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并计算的解决方案。 ... [详细]
  • 词袋模型的通俗介绍
    词,袋,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使用哈夫曼树实现文件压缩和解压的方法。首先对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中的代码进行了分析,包括使用时间调用、常量定义和统计文件中各个字符时相关的结构体。然后讨论了哈夫曼树的实现原理和算法。最后介绍了文件压缩和解压的具体步骤,包括字符统计、构建哈夫曼树、生成编码表、编码和解码过程。通过实例演示了文件压缩和解压的效果。本文的内容对于理解哈夫曼树的实现原理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详细]
  • 在2022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手机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机型选择。如何挑选一部适合自己的手机成为了许多人的困扰。本文提供了一些配置及性价比较高的手机推荐,并总结了选择手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性能、屏幕素质、拍照水平、充电续航、颜值质感等。不同人的需求不同,因此在预算范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手机才是最重要的。通过本文的指南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读者节省选购手机的时间。 ... [详细]
  • 从高级程序员到CTO的4次能力跃迁!如何选择适合的技术负责人?
    本文讲解了从高级程序员到CTO的4次能力跃迁,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技术负责人。在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的每个阶段,创业公司需要不同级别的技术负责人来实现复杂功能、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交付效率和质量。高级程序员的职责是实现复杂功能、编写核心代码、处理线上bug、解决技术难题。而技术经理则需要提高交付效率和质量。 ... [详细]
  • 背景应用安全领域,各类攻击长久以来都危害着互联网上的应用,在web应用安全风险中,各类注入、跨站等攻击仍然占据着较前的位置。WAF(Web应用防火墙)正是为防御和阻断这类攻击而存在 ... [详细]
author-avatar
穿过a黑夜_440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