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PythonGIL多线程性能究竟怎么样?深入详解GIL

前言:博主在刚接触Python的时候时常听到GIL这个词,并且发现这个词经常和Python无法高效的实现多线程划上等号。本着不光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研究态度,博主搜集了各方面的资料,花了一周内几个小时的闲暇时间深入理解了下GIL,并归纳成此文,也希望读者能通过次本文更好且客观的理解GIL。

前言:博主在刚接触Python的时候时常听到GIL这个词,并且发现这个词经常和Python无法高效的实现多线程划上等号。本着不光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研究态度,博主搜集了各方面的资料,花了一周内几个小时的闲暇时间深入理解了下GIL,并归纳成此文,也希望读者能通过次本文更好且客观的理解GIL。

GIL是什么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GIL并不是Python的特性,它是在实现Python解析器(CPython)时所引入的一个概念。就好比C++是一套语言(语法)标准,但是可以用不同的编译器来编译成可执行代码。有名的编译器例如GCC,INTEL C++,Visual C++等。Python也一样,同样一段代码可以通过CPython,PyPy,Psyco等不同的Python执行环境来执行。像其中的JPython就没有GIL。然而因为CPython是大部分环境下默认的Python执行环境。所以在很多人的概念里CPython就是Python,也就想当然的把GIL归结为Python语言的缺陷。所以这里要先明确一点:GIL并不是Python的特性,Python完全可以不依赖于GIL

那么CPython实现中的GIL又是什么呢?GIL全称Global Interpreter Lock为了避免误导,我们还是来看一下官方给出的解释:

In CPython, the global interpreter lock, or GIL, is a mutex that prevents multiple native threads from executing Python bytecodes at once. This lock is necessary mainly because CPython’s memory management is not thread-safe. (However, since the GIL exists, other features have grown to depend on the guarantees that it enforces.)

好吧,是不是看上去很糟糕?一个防止多线程并发执行机器码的一个Mutex,乍一看就是个BUG般存在的全局锁嘛!别急,我们下面慢慢的分析。

为什么会有GIL

由于物理上得限制,各CPU厂商在核心频率上的比赛已经被多核所取代。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多核处理器的性能,就出现了多线程的编程方式,而随之带来的就是线程间数据一致性和状态同步的困难。即使在CPU内部的Cache也不例外,为了有效解决多份缓存之间的数据同步时各厂商花费了不少心思,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定的性能损失。

Python当然也逃不开,为了利用多核,Python开始支持多线程。而解决多线程之间数据完整性和状态同步的最简单方法自然就是加锁。 于是有了GIL这把超级大锁,而当越来越多的代码库开发者接受了这种设定后,他们开始大量依赖这种特性(即默认python内部对象是thread-safe的,无需在实现时考虑额外的内存锁和同步操作)。

慢慢的这种实现方式被发现是蛋疼且低效的。但当大家试图去拆分和去除GIL的时候,发现大量库代码开发者已经重度依赖GIL而非常难以去除了。有多难?做个类比,像MySQL这样的“小项目”为了把Buffer Pool Mutex这把大锁拆分成各个小锁也花了从5.5到5.6再到5.7多个大版为期近5年的时间,并且仍在继续。MySQL这个背后有公司支持且有固定开发团队的产品走的如此艰难,那又更何况Python这样核心开发和代码贡献者高度社区化的团队呢?

所以简单的说GIL的存在更多的是历史原因。如果推到重来,多线程的问题依然还是要面对,但是至少会比目前GIL这种方式会更优雅。

GIL的影响

从上文的介绍和官方的定义来看,GIL无疑就是一把全局排他锁。毫无疑问全局锁的存在会对多线程的效率有不小影响。甚至就几乎等于Python是个单线程的程序。 那么读者就会说了,全局锁只要释放的勤快效率也不会差啊。只要在进行耗时的IO操作的时候,能释放GIL,这样也还是可以提升运行效率的嘛。或者说再差也不会比单线程的效率差吧。理论上是这样,而实际上呢?Python比你想的更糟。

下面我们就对比下Python在多线程和单线程下得效率对比。测试方法很简单,一个循环1亿次的计数器函数。一个通过单线程执行两次,一个多线程执行。最后比较执行总时间。测试环境为双核的Mac pro。注:为了减少线程库本身性能损耗对测试结果带来的影响,这里单线程的代码同样使用了线程。只是顺序的执行两次,模拟单线程。

顺序执行的单线程(single_thread.py)

#! /usr/bin/python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import timedef my_counter():    i = 0    for _ in range(100000000):        i = i + 1    return Truedef main():    thread_array = {}    start_time = time.time()    for tid in range(2):        t = Thread(target=my_counter)        t.start()        t.join()    end_time = time.time()    print("Total time: {}".format(end_time - start_time))if name == 'main':    main()

同时执行的两个并发线程(multi_thread.py)

#! /usr/bin/python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import timedef my_counter():    i = 0    for _ in range(100000000):        i = i + 1    return Truedef main():    thread_array = {}    start_time = time.time()    for tid in range(2):        t = Thread(target=my_counter)        t.start()        thread_array[tid] = t    for i in range(2):        thread_array[i].join()    end_time = time.time()    print("Total time: {}".format(end_time - start_time))if name == 'main':    main()

下图就是测试结果

简单的总结下就是:Python的多线程在多核CPU上,只对于IO密集型计算产生正面效果;而当有至少有一个CPU密集型线程存在,那么多线程效率会由于GIL而大幅下降。

如何避免受到GIL的影响

说了那么多,如果不说解决方案就仅仅是个科普帖,然并卵。GIL这么烂,有没有办法绕过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现成的方案。

用multiprocessing替代Thread

multiprocessing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thread库因为GIL而低效的缺陷。它完整的复制了一套thread所提供的接口方便迁移。唯一的不同就是它使用了多进程而不是多线程。每个进程有自己的独立的GIL,因此也不会出现进程之间的GIL争抢。

当然multiprocessing也不是万能良药。它的引入会增加程序实现时线程间数据通讯和同步的困难。就拿计数器来举例子,如果我们要多个线程累加同一个变量,对于thread来说,申明一个global变量,用thread.Lock的context包裹住三行就搞定了。而multiprocessing由于进程之间无法看到对方的数据,只能通过在主线程申明一个Queue,put再get或者用share memory的方法。这个额外的实现成本使得本来就非常痛苦的多线程程序编码,变得更加痛苦了。具体难点在哪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扩展阅读这篇文章

用其他解析器

之前也提到了既然GIL只是CPython的产物,那么其他解析器是不是更好呢?没错,像JPython和IronPython这样的解析器由于实现语言的特性,他们不需要GIL的帮助。然而由于用了Java/C#用于解析器实现,他们也失去了利用社区众多C语言模块有用特性的机会。所以这些解析器也因此一直都比较小众。毕竟功能和性能大家在初期都会选择前者,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所以没救了么?

当然Python社区也在非常努力的不断改进GIL,甚至是尝试去除GIL。并在各个小版本中有了不少的进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扩展阅读这个Slide 另一个改进Reworking the GIL - 将切换颗粒度从基于opcode计数改成基于时间片计数 - 避免最近一次释放GIL锁的线程再次被立即调度 - 新增线程优先级功能(高优先级线程可以迫使其他线程释放所持有的GIL锁)

总结

Python GIL其实是功能和性能之间权衡后的产物,它尤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较难改变的客观因素。从本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做以下一些简单的总结: - 因为GIL的存在,只有IO Bound场景下得多线程会得到较好的性能 - 如果对并行计算性能较高的程序可以考虑把核心部分也成C模块,或者索性用其他语言实现 - GIL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会继续存在,但是会不断对其进行改进

Reference

Python’s hardest problem Official documents about GIL Revisiting thread priorities and the new GIL

以上就是Python GIL多线程性能究竟怎么样?深入详解GIL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 第一PHP社区 其它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 Python如何调用类里面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在Python中调用同一个类中的方法需要加上self参数,并且规范写法要求每个函数的第一个参数都为self。同时还介绍了如何调用另一个类中的方法。详细内容请阅读剩余部分。 ... [详细]
  • 搭建Windows Server 2012 R2 IIS8.5+PHP(FastCGI)+MySQL环境的详细步骤
    本文详细介绍了搭建Windows Server 2012 R2 IIS8.5+PHP(FastCGI)+MySQL环境的步骤,包括环境说明、相关软件下载的地址以及所需的插件下载地址。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RPC框架Thrift的安装环境变量配置与第一个实例,讲解了RPC的概念以及如何解决跨语言、c++客户端、web服务端、远程调用等需求。Thrift开发方便上手快,性能和稳定性也不错,适合初学者学习和使用。 ... [详细]
  • 解决VS写C#项目导入MySQL数据源报错“You have a usable connection already”问题的正确方法
    本文介绍了在VS写C#项目导入MySQL数据源时出现报错“You have a usable connection already”的问题,并给出了正确的解决方法。详细描述了问题的出现情况和报错信息,并提供了解决该问题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 [详细]
  • 2018年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爆发,学Java还是Python?
    本文介绍了2018年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爆发以及学习Java和Python的相关知识。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Java和Python这两门编程语言都很优秀且火爆。选择学习哪门语言要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来决定。Python是一门拥有简洁语法的高级编程语言,容易上手。其特色之一是强制使用空白符作为语句缩进,使得新手可以快速上手。目前,Python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对Java、Python或大数据感兴趣,欢迎加入qq群458345782。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开发Android新闻App时,搭建本地服务器的步骤。通过使用XAMPP软件,可以一键式搭建起开发环境,包括Apache、MySQL、PHP、PERL。在本地服务器上新建数据库和表,并设置相应的属性。最后,给出了创建new表的SQL语句。这个教程适合初学者参考。 ... [详细]
  • PHP设置MySQL字符集的方法及使用mysqli_set_charset函数
    本文介绍了PHP设置MySQL字符集的方法,详细介绍了使用mysqli_set_charset函数来规定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传送时要使用的字符集。通过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设置默认客户端字符集。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php限制数据库插入的条数并显示每次插入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数目,以及避免重复提交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如何限制某一个数据库用户的并发连接数,以及设置数据库的连接数和连接超时时间的方法。最后提供了一些关于浏览器在线用户数和数据库连接数量比例的参考值。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Redis的基础数据结构string的应用场景,并以面试的形式进行问答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Redis。同时,描述了一位面试者的心理状态和面试官的行为。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将CIM_DateTime解析为.Net DateTime,并分享了解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使用DateTime.ParseExact方法和适当的格式字符串,可以成功解析CIM_DateTime字符串。同时还提供了关于WMI和字符串格式的相关信息。 ... [详细]
  • Metasploit攻击渗透实践
    本文介绍了Metasploit攻击渗透实践的内容和要求,包括主动攻击、针对浏览器和客户端的攻击,以及成功应用辅助模块的实践过程。其中涉及使用Hydra在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攻击metsploit2靶机获取密码,以及攻击浏览器中的tomcat服务的具体步骤。同时还讲解了爆破密码的方法和设置攻击目标主机的相关参数。 ... [详细]
  • 在说Hibernate映射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对象关系映射ORM。ORM的实现思想就是将关系数据库中表的数据映射成对象,以对象的形式展现。这样开发人员就可以把对数据库的操作转化为对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SpringBoot中集成thymeleaf前端模版的配置步骤,包括在application.properties配置文件中添加thymeleaf的配置信息,引入thymeleaf的jar包,以及创建PageController并添加index方法。 ... [详细]
  • 本文由编程笔记小编整理,介绍了PHP中的MySQL函数库及其常用函数,包括mysql_connect、mysql_error、mysql_select_db、mysql_query、mysql_affected_row、mysql_close等。希望对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详细]
  • 闭包一直是Java社区中争论不断的话题,很多语言都支持闭包这个语言特性,闭包定义了一个依赖于外部环境的自由变量的函数,这个函数能够访问外部环境的变量。本文以JavaScript的一个闭包为例,介绍了闭包的定义和特性。 ... [详细]
author-avatar
簕竹仔_591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