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运维 > 正文

详解java代码中initmethod和destroymethod的三种使用方式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详解java代码中initmethod和destroymethod的三种使用方式,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在java的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可能常常需要使用到init method和destroy method,比如初始化一个对象(bean)后立即初始化(加载)一些数据,在销毁一个对象之前进行垃圾回收等等。

周末对这两个方法进行了一点学习和整理,倒也不是专门为了这两个方法,而是在巩固spring相关知识的时候提到了,然后感觉自己并不是很熟悉这个,便好好的了解一下。

根据特意的去了解后,发现实际上可以有三种方式来实现init method和destroy method。

要用这两个方法,自然先要知道这两个方法究竟是干嘛用的。而从字面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一个是加载,一个是销毁。
下边就正式代码演示三种创建方式:

一、@Bean注解方式:

首先要创建一个至少拥有两个方法的类,一个方法充当init method,另一个充当destroy method。

package springTest2;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void init()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init method1");
  }
  public Test1() {
    super();
    System.out.println("构造函数1");
  }
  public void destroy()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destroy method1");
  }
}

这里很显然只是一个普通的java类,拥有一个无参构造和另外两个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init和destroy两个方法名实际上是可以随意取得,不叫这个也没有问题,只不过算是一种约定俗称,一般都是这样叫。

另外我们也知道,这个构造方法也是可以不要的,因为会隐式的自动创建,但是为了更清楚的看到init和destroy是什么时候执行,我们就显示的写出来。

创建好了这个类,我们就可以使用@Bean注解的方式指定两个方法,以让他们生效。

package springTest2;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mponentSc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springTest2")
public class ConfigTest {
  @Bean(initMethod = "init", destroyMethod = "destroy")
  Test1 test1() {
    return new Test1();
  }
}

这里边的@Configguration注解是告诉spring这个类是一个配置类,相当于我们的xml文件,@ComponentScan则是指定需要spring来扫描的包,相当于xml中的context:component-scan属性。

而@Bean后边的initMethod和destroyMethod就是在声明这是一个baen的同时指定了init和destroy方法,方法名从功能实现上来说可以随意。

到这里我们就已经用第一种方式写好了,为了验证成功与否,再写一个main方法验证一下:

package springTest2;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public class Mai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ConfigTest.class);
        System.out.println("#################################");
    context.close();
  }
}

运行之后结果如图:

 

根据打印顺序可以看到,首先是构造函数,也就是创建了bean,紧接着执行了init,然后再context.close要销毁bean之前又执行了destroy。

二、JSR-250注解的方式(需要导入jsr250-api的jar包):

首先依然是创建一个拥有构造方法在内的三个方法的java类:

package springTest2;
import javax.annotation.PostConstruct;
import javax.annotation.PreDestroy;
public class Test2 {
  @PostConstruct
  public void init()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init method2");
  }
  public Test2() {
    super();
    System.out.println("构造函数2");
  }
  @PreDestroy
  public void destroy()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destroy method2");
  }
}

很显然,这里和上一个类不同的是,在init和destroy方法上加入了两个注解,@PostConstruct和上边@Bean后的initMethod相同,而@PreDestroy则是和destroyMethod做用相同。
既然这里有了区别,已经指定了init method和destroy method,那么后边声明bean的时候自然也会有不同,也就不需要再指定一遍:

package springTest2;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mponentSc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springTest2")
public class ConfigTest {
  @Bean
  Test2 test2() {
    return new Test2();
  }
}

所以,如上代码中只需要简单的声明这是一个bean就可以了,类上边的两个注解和上一个例子中的意思相同。
再测试一下:

package springTest2;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public class Mai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ConfigTest.class);
        System.out.println("#################################");
    context.close();
  }
}

结果如下:

三、xml配置的方式:

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和第一种对应的,只不过细节上略有改变而已,首先,创建的java类完全一样:

package springTest2;
public class Test3 {
  public void init()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init method3");
  }
  public Test3() {
    super();
    System.out.println("构造函数3");
  }
  public void destroy()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destroy method3");
  }
  public void test() {
    System.out.println("testttttttt");
  }
}

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第一个例子中是使用注解告诉spring这个类相当于一个配置文件,而这里则是实实在在的配置文件spring.xml:

<&#63;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63;> 
 



这个配置大概也能算是spring.xml中最简单的一个配置了吧,除开必要的文件头,就只有一个bean,而且bean里边也只有id,calss和init以及destroy方法。

因为简单,所以一目了然,id只是为了其他地方引用,class是指定这个bean对应的类,而后边两个属性则和用@Bean声明时一模一样。

因为这里声明bean和指定两个方法是用的xml配置,因此在测试的时候也就需要稍微有一点点改变:

package springTest2;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public class Mai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1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spring.xml");
    System.out.println("#################################");
    context1.close();
  }
}

区别在于这里直接加载了配置文件,而不是java类,使用的是ClassPathxXmlApplicationContext而不是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结果如下: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实际的web应用使用时,可以在web.xml中使用类似下边的配置来加载bean,实现init method:

dispatcher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 
   
   contextConfigLocation 
   classpath:spring.xml 
   
  1 
  
  
  dispatcher 
  / 
  

然后启动tomcat结果如下:

 

这里边没有调用destroy method,原因是spring本身代码就需要我们手动调用销毁bean的方法,像前边的几个例子中的context.close就是。

如果不手动调用这个方法,bean就不会被销毁,也就不会去调用destroy method,这也就是为何这里在web.xml中配置后,启动tomcat 只打印了构造函数和init方法中的内容。

例子都是很简单的,而通过简单的例子对比可能能更进一步理解相关的知识,理解了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更好的进行选择和集成。

到此这篇关于详解java代码中init method和destroy method的三种使用方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java中init method和destroy method内容请搜索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


推荐阅读
  • Java序列化对象传给PHP的方法及原理解析
    本文介绍了Java序列化对象传给PHP的方法及原理,包括Java对象传递的方式、序列化的方式、PHP中的序列化用法介绍、Java是否能反序列化PHP的数据、Java序列化的原理以及解决Java序列化中的问题。同时还解释了序列化的概念和作用,以及代码执行序列化所需要的权限。最后指出,序列化会将对象实例的所有字段都进行序列化,使得数据能够被表示为实例的序列化数据,但只有能够解释该格式的代码才能够确定数据的内容。 ... [详细]
  • 这是原文链接:sendingformdata许多情况下,我们使用表单发送数据到服务器。服务器处理数据并返回响应给用户。这看起来很简单,但是 ... [详细]
  • android listview OnItemClickListener失效原因
    最近在做listview时发现OnItemClickListener失效的问题,经过查找发现是因为button的原因。不仅listitem中存在button会影响OnItemClickListener事件的失效,还会导致单击后listview每个item的背景改变,使得item中的所有有关焦点的事件都失效。本文给出了一个范例来说明这种情况,并提供了解决方法。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Hibernate配置lazy=false时无法加载数据的问题,通过采用OpenSessionInView模式和修改数据库服务器版本解决了该问题。详细描述了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过程,包括运行环境和数据库的配置信息。 ... [详细]
  • Metasploit攻击渗透实践
    本文介绍了Metasploit攻击渗透实践的内容和要求,包括主动攻击、针对浏览器和客户端的攻击,以及成功应用辅助模块的实践过程。其中涉及使用Hydra在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攻击metsploit2靶机获取密码,以及攻击浏览器中的tomcat服务的具体步骤。同时还讲解了爆破密码的方法和设置攻击目标主机的相关参数。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高校天文共享平台的开发过程中的思考和规划。该平台旨在为高校学生提供天象预报、科普知识、观测活动、图片分享等功能。文章分析了项目的技术栈选择、网站前端布局、业务流程、数据库结构等方面,并总结了项目存在的问题,如前后端未分离、代码混乱等。作者表示希望通过记录和规划,能够理清思路,进一步完善该平台。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Web学习历程记录中关于Tomcat的基本概念和配置。首先解释了Web静态Web资源和动态Web资源的概念,以及C/S架构和B/S架构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常见的Web服务器,包括Weblogic、WebSphere和Tomcat。接着详细讲解了Tomcat的虚拟主机、web应用和虚拟路径映射的概念和配置过程。最后简要介绍了http协议的作用。本文内容详实,适合初学者了解Tomcat的基础知识。 ... [详细]
  • Tomcat/Jetty为何选择扩展线程池而不是使用JDK原生线程池?
    本文探讨了Tomcat和Jetty选择扩展线程池而不是使用JDK原生线程池的原因。通过比较IO密集型任务和CPU密集型任务的特点,解释了为何Tomcat和Jetty需要扩展线程池来提高并发度和任务处理速度。同时,介绍了JDK原生线程池的工作流程。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关于apache、phpmyadmin、mysql、php、emacs、path等知识点,以及如何搭建php环境。文章提供了详细的安装步骤和所需软件列表,希望能帮助读者解决与LAMP相关的技术问题。 ... [详细]
  • PHPMailer邮件类邮件发送功能的使用教学及注意事项
    本文介绍了使用国外开源码PHPMailer邮件类实现邮件发送功能的简单教学,同时提供了一些注意事项。文章涵盖了字符集设置、发送HTML格式邮件、群发邮件以及避免类的重定义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提供了一些与PHP相关的资源和服务,如传奇手游游戏源码下载、vscode字体调整、数据恢复、Ubuntu实验环境搭建、北京爬虫市场、进阶PHP和SEO人员需注意的内容。 ... [详细]
  • 标题: ... [详细]
  • 开发笔记:Java是如何读取和写入浏览器Cookies的
    篇首语:本文由编程笔记#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Java是如何读取和写入浏览器Cookies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首先我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C#制作Java+Mysql+Tomcat环境安装程序,实现一键式安装。通过将JDK、Mysql、Tomcat三者制作成一个安装包,解决了客户在安装软件时的复杂配置和繁琐问题,便于管理软件版本和系统集成。具体步骤包括配置JDK环境变量和安装Mysql服务,其中使用了MySQL Server 5.5社区版和my.ini文件。安装方法为通过命令行将目录转到mysql的bin目录下,执行mysqld --install MySQL5命令。 ... [详细]
  • 本文总结了淘淘商城项目的功能和架构,并介绍了传统架构中遇到的session共享问题及解决方法。淘淘商城是一个综合性的B2C平台,类似京东商城、天猫商城,会员可以在商城浏览商品、下订单,管理员、运营可以在平台后台管理系统中管理商品、订单、会员等。商城的架构包括后台管理系统、前台系统、会员系统、订单系统、搜索系统和单点登录系统。在传统架构中,可以采用tomcat集群解决并发量高的问题,但由于session共享的限制,集群数量有限。本文探讨了如何解决session共享的问题。 ... [详细]
  • Oracle优化新常态的五大禁止及其性能隐患
    本文介绍了Oracle优化新常态中的五大禁止措施,包括禁止外键、禁止视图、禁止触发器、禁止存储过程和禁止JOB,并分析了这些禁止措施可能带来的性能隐患。文章还讨论了这些禁止措施在C/S架构和B/S架构中的不同应用情况,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 [详细]
author-avatar
紫云轻梦lyq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