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数据库 > 正文

详解Java的Hibernate框架中的缓存与二级缓存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的Hibernate框架中的缓存与二级缓存,Hibernate是Java的SSH三大web开发框架之一,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缓存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hibernate中实体状态和hibernate缓存。
 1)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实体状态:
 实体状态主要分三种:transient,persitent,detached。
 看英文应该就大概明白了吧。
 transient:是指数据还没跟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对应。
 persistent:是指数据跟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对应,它的任何改变都会反映到数据库中。
 detached:是指数据跟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对应,但由于session被关闭,它所做的修改不会对数据库的记录造成影响。
 下面我们直接代码来:

Transaction tx =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Name("shun"); 
//这里的user还未保存到数据库,数据库表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记录,它为transient状态 
session.save(user); 
tx.commit(); 
//提交之后user变为persistent状态 
session.close(); 
//由于session关闭,此时的user为detached状态,它的所有修改都不会反映到数据库中。 
     
Session session2 = 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tx = session2.beginTransaction(); 
user.setName("shun123"); 
session2.saveOrUpdate(user); 
tx.commit(); 
//当我们调用了saveOrUpdate之后,user重新变为persistent状态,它的所有修改都会反映到数据库中。 
session2.close(); 

  我们看到代码,首先我们定义了一个对象user,在未保存之前,它就是transient状态,在数据库中并没有与它相应的记录。而当我们进行保存并提交修改后,user成为persistent状态,在数据库中有相应的一条记录。而当我们把session关闭后,user就变成了detached状态了,它的更改并不会反映到数据库中,除非我们手动调用saveOrUpdate等相应的更新和添加方法。而当我们直接想让它从persistent到transient状态,怎么办呢?直接删除就可以了,删除后对象就在数据库中没有对应的记录,也就成transient状态了。
 
 hibernate的状态转换还是比较简单的,当是transient状态时,数据库没有记录对应,而persistent和detached时都有对应的记录,但唯一的区别是detached是在session关闭之后才有的状态。那么transient和detached的区别又是什么呢?就是有没有数据库表记录对应的问题。
 
 2)看完了状态我们来看一下hibernate的缓存
 hibernate的缓存分两种,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一级缓存:所谓的一级缓存也就是内部缓存。
 二级缓存:它包括应用级缓存,在hibernate就是所谓的SessionFactory缓存,另外一个是分布式缓存,这个是最安全的缓存方式。
 直接来看程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figuration cfg = new Configuration().configure(); 
  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cfg.buildSessionFactory(); 
  Session session = 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User user = (User)session.load(User.class,new Long(29)); 
  System.out.println(user.getName()); 
     
  User user2 = (User)session.load(User.class,new Long(29)); 
  System.out.println(user2.getName()); 
     
  session.close(); 
} 

  看结果:

Hibernate: select user0_.USER_ID as USER1_0_0_, user0_.USER_NAME as USER2_0_0_, user0_.age as age0_0_ from USER user0_ where user0_.USER_ID=? 
shun123123 
shun123123 

 例子中我们用了两次load,但结果中只有一句SQL语句,这表明它只查询了一次。
 为什么呢?这也就是hibernate的缓存起作用了。第一次查询完毕后,hibernate后把查出来的实体放在缓存中,下一次查的时候首先会查缓存,看有没有对应ID的实体存在,如果有则直接取出,否则则进行数据库的查询。
 
 下面我们把代码修改成:

User user = (User)session.load(User.class,new Long(29)); 
System.out.println(user.getName()); 
     
session.evict(user);//把user从缓存中删掉 
     
User user2 = (User)session.load(User.class,new Long(29)); 
System.out.println(user2.getName()); 
     
session.close(); 

  看到结果:

Hibernate: select user0_.USER_ID as USER1_0_0_, user0_.USER_NAME as USER2_0_0_, user0_.age as age0_0_ from USER user0_ where user0_.USER_ID=? 
shun123123 
Hibernate: select user0_.USER_ID as USER1_0_0_, user0_.USER_NAME as USER2_0_0_, user0_.age as age0_0_ from USER user0_ where user0_.USER_ID=? 
shun123123 

  自己我们把user从缓存中删除后,第二次的查询也直接从数据库中取出。

二级缓存小谈
先看实体类: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public Lo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映射文件就省略啦,大家应该都会写的。
 再来看看hibernate配置文件:

org.hibernate.cache.EhCacheProvider 
true 
true 

   我们看到provider_class中我们指定了ehcache这个提供类,所以我们也需要ehcache.xml放在classpath中:

<&#63;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63;> 
 
   
   
 

 接下来,我们直接看一下测试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figuration cfg = new Configuration().configure(); 
  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cfg.buildSessionFactory(); 
  Session session = 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Query query = session.createQuery("from User user where name = 'shun123'"); 
  Iterator iter = query.iterate(); 
  while(iter.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User)iter.next()).getName()); 
  } 
   
  session.close(); 
   
  Session session2 = 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Query query2 = session2.createQuery("from User user where name='shun123'"); 
  Iterator iter2 = query2.iterate(); 
  while(iter2.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User)iter2.next()).getName()); 
  } 
   
  session2.close(); 
 
} 

  运行后可以看到:

Hibernate: select user0_.USER_ID as col_0_0_ from USER user0_ where user0_.USER_NAME='shun123' 
Hibernate: select user0_.USER_ID as USER1_0_0_, user0_.USER_NAME as USER2_0_0_, user0_.age as age0_0_ from USER user0_ where user0_.USER_ID=&#63; 
shun123 
Hibernate: select user0_.USER_ID as col_0_0_ from USER user0_ where user0_.USER_NAME='shun123' 
shun123 

  我们可以看到它只执行了一句搜索,而在第二次查询时并没有取出ID进行搜索,这主要归功于二级缓存。
 
 下面我们先分析一下测试方法中的代码。测试方法中我们分别打开了两个Session并且分别创建两个Query进行相同的查询。但两次Session可以共用缓存,这也就是二级缓存,SessionFactory级的缓存。只要我们的Session由同一个SessionFactory创建,那么我们就可以共用二级缓存减少与数据库的交互。
 我们再来看一下配置文件中的意思:

org.hibernate.cache.EhCacheProvider 
true 
true 

  如果我们需要使用二级缓存,首先需要配置:

true 

  进行开户二级缓存,然后通过:

org.hibernate.cache.EhCacheProvider 

  指定二级缓存的提供类,一般情况下我们都用ehcache,其他我的暂时没用到,也不太清楚,所以暂时不讲了。
 像我们刚才的例子,我们只需要配置上面两个,完全可以正常运行,利用二级缓存。
 那么第三句是干什么用的呢?

true 

  这个配置指明了我们在查询时需要利用缓存,如果我们需要用到这个要事先调用query.setCacheable(true)这个方法来进行启用。
 
 我们一起来看代码(我们先不启用缓存):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figuration cfg = new Configuration().configure(); 
  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cfg.buildSessionFactory(); 
  Session session = 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Query query = session.createQuery("from User user where name = 'shun123'"); 
  List list = query.list(); 
  for (int i = 0; i 

  这里输出的结果是:

Hibernate: select user0_.USER_ID as USER1_0_, user0_.USER_NAME as USER2_0_, user0_.age as age0_ from USER user0_ where user0_.USER_NAME='shun123' 
shun123 
Hibernate: select user0_.USER_ID as USER1_0_, user0_.USER_NAME as USER2_0_, user0_.age as age0_ from USER user0_ where user0_.USER_NAME='shun123' 
shun123 

  我们看到,它并没有利用缓存,因为我们这里用了list,而list对缓存是只写不读的。所以这里会进行两次查询。
 那么我们来修改一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figuration cfg = new Configuration().configure(); 
  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cfg.buildSessionFactory(); 
  Session session = 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Query query = session.createQuery("from User user where name = 'shun123'"); 
  query.setCacheable(true); 
  List list = query.list(); 
  for (int i = 0; i query2.setCacheable(true); 
  List list2 = query2.list(); 
  for (int i = 0; i 

  看到红色的两句代码,这是我们进行添加的两个开启查询缓存的代码,现在我们看到结果:

Hibernate: select user0_.USER_ID as USER1_0_, user0_.USER_NAME as USER2_0_, user0_.age as age0_ from USER user0_ where user0_.USER_NAME='shun123' 
shun123 
shun123 

  只剩一次查询了,为什么呢?就在那两句红色代码处,我们开启了缓存,记住,需要使用两次。把两个query都设成可缓存的才能使用查询缓存。
 Criteria也是类似的做法,为免有些童鞋忘记了Criteria怎么写了,我还是放一下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figuration cfg = new Configuration().configure(); 
  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cfg.buildSessionFactory(); 
  Session session = 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Criteria criteria1 = session.createCriteria(User.class); 
  criteria1.setCacheable(true); 
  criteria1.add(Restrictions.eq("name","shun123")); 
  List list = criteria1.list(); 
  for (int i = 0; i 

  我们看结果:

Hibernate: select this_.USER_ID as USER1_0_0_, this_.USER_NAME as USER2_0_0_, this_.age as age0_0_ from USER this_ where this_.USER_NAME=&#63; 
shun123 
shun123 


推荐阅读
  • 本文介绍了adg架构设置在企业数据治理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IT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数据成为企业业务增长的新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冗余、数据难发现、效率低下、资源消耗等问题。本文讨论了企业面临的几类尖锐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包括确保库表结构与系统测试版本一致、避免数据冗余、快速定位问题等。此外,本文还探讨了adg架构在大版本升级、上云服务和微服务治理方面的应用。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adg架构设置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数据治理中的应用。 ... [详细]
  • 在说Hibernate映射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对象关系映射ORM。ORM的实现思想就是将关系数据库中表的数据映射成对象,以对象的形式展现。这样开发人员就可以把对数据库的操作转化为对 ... [详细]
  • t-io 2.0.0发布-法网天眼第一版的回顾和更新说明
    本文回顾了t-io 1.x版本的工程结构和性能数据,并介绍了t-io在码云上的成绩和用户反馈。同时,还提到了@openSeLi同学发布的t-io 30W长连接并发压力测试报告。最后,详细介绍了t-io 2.0.0版本的更新内容,包括更简洁的使用方式和内置的httpsession功能。 ... [详细]
  • Java String与StringBuffer的区别及其应用场景
    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中String和StringBuffer的区别,String是不可变的,而StringBuffer是可变的。StringBuffer在进行字符串处理时不生成新的对象,内存使用上要优于String类。因此,在需要频繁对字符串进行修改的情况下,使用StringBuffer更加适合。同时,文章还介绍了String和StringBuffer的应用场景。 ... [详细]
  • MyBatis错题分析解析及注意事项
    本文对MyBatis的错题进行了分析和解析,同时介绍了使用MyBatis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如resultMap的使用、SqlSession和SqlSessionFactory的获取方式、动态SQL中的else元素和when元素的使用、resource属性和url属性的配置方式、typeAliases的使用方法等。同时还指出了在属性名与查询字段名不一致时需要使用resultMap进行结果映射,而不能使用resultType。 ... [详细]
  • 在Xamarin XAML语言中如何在页面级别构建ControlTemplate控件模板
    本文介绍了在Xamarin XAML语言中如何在页面级别构建ControlTemplate控件模板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将ResourceDictionary添加到页面中以及在ResourceDictionary中实现模板的构建。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到在Xamarin XAML语言中构建控件模板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语法形式。 ... [详细]
  • MyBatis多表查询与动态SQL使用
    本文介绍了MyBatis多表查询与动态SQL的使用方法,包括一对一查询和一对多查询。同时还介绍了动态SQL的使用,包括if标签、trim标签、where标签、set标签和foreach标签的用法。文章还提供了相关的配置信息和示例代码。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使用cacti监控mssql 2005运行资源情况的操作步骤,包括安装必要的工具和驱动,测试mssql的连接,配置监控脚本等。通过php连接mssql来获取SQL 2005性能计算器的值,实现对mssql的监控。详细的操作步骤和代码请参考附件。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OpenStack的逻辑概念以及其构成简介,包括了软件开源项目、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平台、三大核心组件等内容。同时还介绍了Horizon(UI模块)等相关信息。 ... [详细]
  • SpringBoot整合SpringSecurity+JWT实现单点登录
    SpringBoot整合SpringSecurity+JWT实现单点登录,Go语言社区,Golang程序员人脉社 ... [详细]
  • Java和JavaScript是什么关系?java跟javaScript都是编程语言,只是java跟javaScript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一个是脚本语言(前端语言),一个是面向对象 ... [详细]
  • Sleuth+zipkin链路追踪SpringCloud微服务的解决方案
    在庞大的微服务群中,随着业务扩展,微服务个数增多,系统调用链路复杂化。Sleuth+zipkin是解决SpringCloud微服务定位和追踪的方案。通过TraceId将不同服务调用的日志串联起来,实现请求链路跟踪。通过Feign调用和Request传递TraceId,将整个调用链路的服务日志归组合并,提供定位和追踪的功能。 ... [详细]
  • android listview OnItemClickListener失效原因
    最近在做listview时发现OnItemClickListener失效的问题,经过查找发现是因为button的原因。不仅listitem中存在button会影响OnItemClickListener事件的失效,还会导致单击后listview每个item的背景改变,使得item中的所有有关焦点的事件都失效。本文给出了一个范例来说明这种情况,并提供了解决方法。 ... [详细]
  • Spring特性实现接口多类的动态调用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Spring特性实现接口多类的动态调用。通过对Spring IoC容器的基础类BeanFactory和ApplicationContext的介绍,以及getBeansOfType方法的应用,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接口及多个实现类的问题。同时,文章还提到了SPI使用的不便之处,并介绍了借助ApplicationContext实现需求的方法。阅读本文,你将了解到Spring特性的实现原理和实际应用方式。 ... [详细]
  • 本文讨论了在数据库打开和关闭状态下,重新命名或移动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情况。针对性能和维护原因,需要将数据库文件移动到不同的磁盘上或重新分配到新的磁盘上的情况,以及在操作系统级别移动或重命名数据文件但未在数据库层进行重命名导致报错的情况。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 [详细]
author-avatar
郑予家21342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