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观察】VMware:多云时代的“智能”革命

毫无疑问,过去十年是云计算发展的黄金十年,云计算的理念不断被市场接受,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选择题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即从过去企业

毫无疑问,过去十年是云计算发展的黄金十年,云计算的理念不断被市场接受,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选择题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即从过去企业上云或不上的选择题,现如今则变成了如何更好的上云,业务创新的上云和自由选择的上云。

可以看到,随着企业上云认知度的增加,单纯的公有云或私有云早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现有业务的需求,企业需要多个云环境并存来适应新的业务发展,这就形成了多云时代成长的土壤,或者说一个“超级云”的时代已经来临。

但与此同时,当企业在多云的道路上探索与实践的越深入,其遭遇的挑战也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是企业的业务应用部署从过去相对静态的架构升级到动态的架构,从传统的、单一的云环境开始转向混合云、边缘云乃至多云的环境;同时,过去企业上云,是以基础设施资源为中心,以传统“烟囱式”应用迁移上云为主要方式,而新的趋势是应用要原生于云,长于云;此外,随着企业使用越来越多的云,“跨云”管理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重要。

2b5cf944915968e5518c69848019b97e.png

VMware公司总裁Sumit Dhawan

也正是洞察到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软件创新者VMware在去年正式发布了“跨云”战略,依托全栈式、集成化的跨云服务方案,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更快、更智能的上云新路径;而在今年的VMware Explore 2022大会上,VMware的技术创新更上一层楼,通过一系列全新发布的产品和方案组合,再一次推动了企业从“云混乱”走向了“云智能”。

正如VMware公司总裁Sumit Dhawan所言:“VMware的战略是希望在企业快速走向多云或者超级云时代时,避免出现‘云混乱’的状态,并能够基于‘云智能’更快地从云中获取价值,为此VMware提供跨越私有云、公有云和边缘云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让更多的企业能够拥有统一的基础设施来智能化地管理今天的企业级应用,乃至未来针对数据和人工智能构建的新应用。”

多云时代的“智能”革命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90%的企业和组织有“多云”战略的需求,仅有6%的企业选择单一公有云,而继续坚持单一私有云的企业更是仅有1%,这也意味着当企业完成上云之后,下一步走向“多云”时代已是大势所趋。

但“多云”也意味着多重的挑战,包括在管理成本方面,企业需要再每个云上构建一套独立的管理流程和体系;在应用性能方面,开发和应用团队面临着难以单独监控和识别的问题;在跨云迁移方面,多个数据中心和云之间很难实现灵活实时的迁移;在数据安全方面,没有统一的策略保障多云之间的数据交互等等。

对此,Sumit Dhawan说:“VMware和很多行业客户交流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客户都在反馈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企业完成基础的上云,走向应用上云的关键阶段时,往往在部署中都会陷入一个混乱的局面,最为典型的就是开发运维和安全往往是分散在不同的基础架构和应用团队之中的,同时基础架构也在各个云环境中逐渐被‘孤岛化’,这就导致他们的在上云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支离破碎’的场景,最终让企业走向多云变得困难重重。”

b4c78d003012cc460c366f74e7c8af36.png

那么,如何化解这种挑战和困局呢?VMware给出的答案是——从应用现代化,到基础架构再到云管理三个核心维度,彻底打通不同公有云、私有云、边缘云和企业本地数据中心的环境,为用户提供真正具有一致性的企业级技术架构,由此奠定“云智能”的关键基础,具体来看:

一是,从应用现代化维度看,VMware关键的创新是VMware Tanzu,这是帮助企业构建和部署云原生应用的一流平台。从三年前诞生至今,VMware Tanzu已被众多的行业客户在跨云、边缘和数据中心中采用,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这些客户需要为高度分散的环境寻找统一的Kubernetes开发、交付和管理平台,而VMware Tanzu正承担了相关的“重任”。

在VMware Explore 2022大会上,VMware又全新发布了VMware Tanzu产品组合中Tanzu Application Platform和Tanzu for Kubernetes Operations的升级版,可以在整个Kubernetes旅程中进一步提高开发者的生产力,实现从构建到生产的端到端安全,以及大规模的安全多云运营。

二是,从基础架构维度看,VMware创新的“集大成之作”是VMware Cloud,它由vSphere、vSAN、NSX等组成VMware Cloud Foundation(VCF),可实现企业在数据中心以及各种公有云和私有云环境中部署的“一致性”。

而今年VMware Cloud中的这些关键核心组件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升级。其中全新推出vSphere 8,可同时支持DPU、CPU、GPU,即vSphere未来可支持不同的异构算力芯片;同时,全新发布的vSAN 8更带来突破性的性能和超高效率,让基于下一代存储平台的超融合架构得以更好地满足企业业务的需求;此外,VMware还推出了VCF+,它通过全新的云连接架构,可让企业在数据中心中管理和操作全栈的超融合系统。

三是,从云管理维度看,VMware也推出了全新的多云管理产品组合VMware Aria,它将提供一套端到端解决方案来管理云原生应用和基础架构,VMware Aria将帮助客户跨公有云和私有云,来管理成本、性能、配置和交付。

其核心组件也包括两个——VMware Aria Graph,基于图形的数据存储技术“打造”,可降低跨任何云、任何应用和每个角色的多云复杂性;VMware Aria Hub,前身为Project Ensemble,它将提供集中视图和控制来管理整个多云环境,并利用VMware Aria Graph提供应用、资源、角色和帐户的通用定义。换句话说,未来企业可基于图形化的界面,实现对云资源的统一的管理和掌控。

a68f477b9c31cbb45d4ad34718364dcb.jpeg

由此可见,通过在现代化应用、基础架构和云管理方面的“三管齐下”,VMware在帮助企业实现“云智能”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突破性的一步,它不仅能够加速企业更好地拥抱多云的新时代,更在多云领域掀起了一场全新的“智能”革命,其价值可谓“不止于现在,更关乎未来。”

拆解vSphere 8和vSAN 8

作为VMware的两大拳头产品——vSphere和vSAN不但对VMware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同时在过去很多年里,它也帮助了众多的企业实现了基础架构的现代化。而每一次vSphere和vSAN的迭代和升级,也都会受到了外界的高度关注。那么,全新的vSphere 8和vSAN 8以及VCF+,究竟又会给全球乃至中国的企业带来哪些全新的体验呢?

8072e5ae9c86598d8de15073240a48b3.png

VMware高级副总裁兼云基础架构业务部门总经理Mark Lohmeyer

在VMware高级副总裁兼云基础架构业务部门总经理Mark Lohmeyer看来:“当VMware的客户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多云的环境之中,由于不同的运行模式,不同的工具和需要不同的技能,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更高的成本以及实现价值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VMware一直致力于云基础架构产品和方案的技术创新,希望企业能够横跨虚拟机、容器和Kubernetes,实现一致性的基础架构,而这次全新的产品发布,又让我们的这一愿景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首先,在vSphere 8方面,新增了“vSphere Distributed Services Engine”功能,这项创新源于两年前启动的“Project Monterey”项目,它可借助全新的硬件技术SmartNIC,把服务器CPU上的一些工作负载,卸载到智能网卡上,从而大量节省CPU中的工作负载,为整个虚拟化系统提供更高的性能。

0998098e233d86f3332168bd9168845e.png

以VMware NSX虚拟网络为例,过去NSX中的网络交换、路由、防火墙、网络监控等功能,都是需要运行在服务器CPU上的,而现在则可以卸载到SmartNIC运行,其好处体现在一方面,性能和安全性更高,相比运行在服务器CPU上,现在NSX上的功能可通过为网络服务优化设计的DPU来“跑”,因此可以比服务器中的CPU更快,消耗更好的资源吗,且因为它与服务器的环境是安全“隔离”的,因此安全性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这个方案还实现了客户在裸金属服务器运行环境中的“统一”纳管,即客户未来在裸金属服务器环境下要实现NSX的功能,也无需安装vSphere,即可连接到NSX之中,由此真正实现了企业对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全家桶”的统一的虚拟化管理。

其次,在vSAN 8方面,vSAN最早于2014年发布,历经8年时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企业级用户非常青睐的软件定义存储方案。但也要看到,过去8年整个存储硬件市场同样也历经了快速的发展,今天“全闪”存储已逐渐成为企业的“标配”,各个品牌型号的 MLC、TLC 和 QLC NAND 闪存设备同样也百花齐放,不仅拥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同时价格也大幅下降,此外使用极其快速和高效的 NVMe 接口也逐渐成为业界标准。与此同时,同样高速发展的服务器 CPU 核心数量急剧增加,25/100Gb 网络技术也更为成熟,对vSAN而言这也意味着到了一个需要“与时俱进”展开技术创新的关键时刻。

a40b6ea53b9119ee6c8a58ac9506ac85.png

vSAN 8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它通过引入全新的 vSAN Express Storage Architecture(vSAN ESA,新架构),能够在vSAN Original Storage Architecture(vSAN OSA,老架构)的基础上,帮助客户更好地利用基于NVMe 的高性能的TLC等闪存设备,进一步释放存储硬件的性能和功能。也就是说,未来用户可以通过全新的vSAN ESA架构,实现更高级别的性能、可扩展性、弹性和易用性,从而满足实际业务的需求,同样这也让企业“上云就上超融合”有了更为坚实的软硬件保障。

最后,在VCF+方面,这项全新的功能源于去年启动的“Project Arctic ”技术预览,其本质是推动VMware在“即服务”领域的布局,目前面向市场销售的包括了vSphere+和vSAN+。以vSphere+为例,用户可在无需改变部署环境的情况下,即可通过vCenter Cloud Gateway连接到VMware Cloud Console,由此实现通过云端控制台统一管理企业各个数据中心和边缘云中的vSphere环境,且可实现对这些vSphere资源的统一配置和统一升级,而且还能够基于订阅的全新商业模式获取到这些服务。

35fd12a125f8e37316dc829886cd43d9.png

VCF+同样也是站在客户需求本源上的重大创新,背后的原因是一些行业客户的核心业务系统无法上公有云,但又需要云端的服务来实现管理的便利,而VCF+就正好满足了客户这方面的需求。

不难看出,在云基础架构领域,VMware通过全新发布的vSphere 8,vSAN 8和VCF+等全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不仅帮助企业实现了“一致的基础架构、一致的运维体验和一致的安全保证”,更全面引领了云基础架构领域的技术创新,同样VMware所展现出来的这种融合和创新的能力,不仅是融合性的,也是具有革命性的。

VMware探索创新永不止步

值得一提的是,在VMware Explore 2022大会上,VMware还带来了其他领域的技术创新,包括针对边缘环境部署的VMware Edge Compute Stack 2,它可以运行现代、现有和未来的边缘原生应用,帮助客户满足边缘的简单性和规模需求,同时也支持更小的集群规模(1个控制节点和1个工作节点),以便在更小的COTS(商用现成)硬件上高效运行容器。此外,该版本还将通过支持GPU透传提供更高的性能,以实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应用等。

1d623871c6bfc30344f7a92c0169edbc.jpeg

除此之外,目前VMware Cloud还运行在包括AWS、谷歌、IBM、阿里云以及四千多家VCPP合作伙伴之上,而和这些生态伙伴的联合创新,其中也不乏新的看点。例如,VMware Cloud on AWS就推出多种存储选项,除了vSAN存储之外,还有直连存储和主机存储;在云原生存储方面,增加了VMware Cloud Flex Storage功能,既能够提供解耦的可以独立扩展的存储,也提供了和计算相独立的存储服务;托管存储服务方面,新增了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也提供了一致的ONTAP技术体验等。

也正因此,Sumit Dhawan最后强调说:“云智能将是未来企业上云中的一个理想状态,而现在VMware正通过有机的结合和全面产品和方案的创新,相信将可以更好地帮助客户拥抱多云的新时代。”

事实上,Sumit Dhawan之所以有如此的自信,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第一,VMware是中立的技术供应商,没有历史遗留羁绊,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架能够支持各种云环境;第二,VMware提供了一套独特的跨云服务,包括云管理、Kubernetes、开发者、网络安全、基础架构服务、终端用户服务等,没有第二家友商能提供并把所有服务“缝合”在一起;第三,VMware拥有最大基数的企业级用户运行在VMware产品上,包括最大基数的关键型应用,这使得VMware能够站在最好的位置,帮助企业级用户从“云混乱”走向“云智能”。

全文总结,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上云的主力军已经从互联网行业快速渗透到政府、电信、金融等传统行业领域,因此更好地“上云用云”成为了整个产业关注的焦点;同时,随着企业“云化”的深入,多云和超级云时代也不可避免的到来。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多云还是超级云平台背后,也必然得有超级的“云智能”,才能更好地化解企业面临的全新挑战。

在此过程中,VMware的探索与创新从未止步,而凭借前所未有的前瞻力、产品力和创新力,VMware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企业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多云时代的产品和方案组合,相信一定能够让企业在多云新时代“事半功倍”,而VMware也会持续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关键先生”的角色。

b16375ccfefe82b3dd1375e48bec4b35.gif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科技与汽车跨界自媒体人申斯基创办,19年企业级科技媒体工作经验,长期专注企业数字化、产业智能化、ICT基础设施、管理软件和汽车科技内容的观察和思考。

e7ce88f97cfb51ca28cfa5b274afffac.jpeg



推荐阅读
  •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看到如何使用FLASK制作第一个用于机器学习模型的RESTAPI。我们将从创建机器学习模型开始。然后,我们将看到使用Flask创建AP ... [详细]
  • Oracle优化新常态的五大禁止及其性能隐患
    本文介绍了Oracle优化新常态中的五大禁止措施,包括禁止外键、禁止视图、禁止触发器、禁止存储过程和禁止JOB,并分析了这些禁止措施可能带来的性能隐患。文章还讨论了这些禁止措施在C/S架构和B/S架构中的不同应用情况,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Hyperledger Fabric外部链码构建与运行的相关知识,包括在Hyperledger Fabric 2.0版本之前链码构建和运行的困难性,外部构建模式的实现原理以及外部构建和运行API的使用方法。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利用外部构建和运行的方式来实现链码的构建和运行,并且不再受限于特定的语言和部署环境。 ... [详细]
  • Spring框架《一》简介
    Spring框架《一》1.Spring概述1.1简介1.2Spring模板二、IOC容器和Bean1.IOC和DI简介2.三种通过类型获取bean3.给bean的属性赋值3.1依赖 ... [详细]
  • OpenMap教程4 – 图层概述
    本文介绍了OpenMap教程4中关于地图图层的内容,包括将ShapeLayer添加到MapBean中的方法,OpenMap支持的图层类型以及使用BufferedLayer创建图像的MapBean。此外,还介绍了Layer背景标志的作用和OMGraphicHandlerLayer的基础层类。 ... [详细]
  • 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综述摘要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GAN)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一种强大的生成模型,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半监督学习等重要领域。生成式对抗网络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Web学习历程记录中关于Tomcat的基本概念和配置。首先解释了Web静态Web资源和动态Web资源的概念,以及C/S架构和B/S架构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常见的Web服务器,包括Weblogic、WebSphere和Tomcat。接着详细讲解了Tomcat的虚拟主机、web应用和虚拟路径映射的概念和配置过程。最后简要介绍了http协议的作用。本文内容详实,适合初学者了解Tomcat的基础知识。 ... [详细]
  • Tomcat/Jetty为何选择扩展线程池而不是使用JDK原生线程池?
    本文探讨了Tomcat和Jetty选择扩展线程池而不是使用JDK原生线程池的原因。通过比较IO密集型任务和CPU密集型任务的特点,解释了为何Tomcat和Jetty需要扩展线程池来提高并发度和任务处理速度。同时,介绍了JDK原生线程池的工作流程。 ... [详细]
  • Java在运行已编译完成的类时,是通过java虚拟机来装载和执行的,java虚拟机通过操作系统命令JAVA_HOMEbinjava–option来启 ... [详细]
  • 单点登录原理及实现方案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单点登录的原理及实现方案,其中包括共享Session的方式,以及基于Redis的Session共享方案。同时,还分享了作者在应用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 [详细]
  • 浏览器中的异常检测算法及其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在浏览器中进行异常检测的算法,包括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并探讨了异常检测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异常检测在金融领域的信用卡欺诈、企业安全领域的非法入侵、IT运维中的设备维护时间点预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使用TensorFlow.js进行异常检测,可以实现对单变量和多变量异常的检测。统计学方法通过估计数据的分布概率来计算数据点的异常概率,而机器学习方法则通过训练数据来建立异常检测模型。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使用cacti监控mssql 2005运行资源情况的操作步骤,包括安装必要的工具和驱动,测试mssql的连接,配置监控脚本等。通过php连接mssql来获取SQL 2005性能计算器的值,实现对mssql的监控。详细的操作步骤和代码请参考附件。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一个React Native新手在尝试将数据发布到服务器时遇到的问题,以及他的React Native代码和服务器端代码。他使用fetch方法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但无法在服务器端读取/获取发布的数据。 ... [详细]
  • 单页面应用 VS 多页面应用的区别和适用场景
    本文主要介绍了单页面应用(SPA)和多页面应用(MPA)的区别和适用场景。单页面应用只有一个主页面,所有内容都包含在主页面中,页面切换快但需要做相关的调优;多页面应用有多个独立的页面,每个页面都要加载相关资源,页面切换慢但适用于对SEO要求较高的应用。文章还提到了两者在资源加载、过渡动画、路由模式和数据传递方面的差异。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H5游戏性能优化和调试技巧,包括从问题表象出发进行优化、排除外部问题导致的卡顿、帧率设定、减少drawcall的方法、UI优化和图集渲染等八个理念。对于游戏程序员来说,解决游戏性能问题是一个关键的任务,本文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参考价值。摘要长度为183字。 ... [详细]
author-avatar
单莼de笑脸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