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深入理解BIO与NIO的区别及其应用

本文详细探讨了BIO(阻塞I/O)和NIO(非阻塞I/O)之间的主要差异,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应用场景,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的I/O模型。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BIO(阻塞I/O)和NIO(非阻塞I/O)之间的主要区别,以及它们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文章将从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技术细节,并通过代码示例进行说明。



1. BIO(传统Java I/O模型)

BIO,即阻塞I/O,是一种传统的I/O模型。其特点是同步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连接一个线程。当客户端有连接请求时,服务器需要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处理。



1.1 工作原理


在BIO模型中,每个客户端连接都会占用一个独立的线程。如果客户端数量较多,服务器需要创建大量线程来处理这些连接,这会导致资源消耗过大,影响服务器性能。



1.2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BioServ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6666);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成功.");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等待客户端请求");
Socket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System.out.printf("客户端[%d]请求建立连接\n", ++order);
threadPool.execute(() -> handler(socket, orderCopy));
}
}

public static void handler(Socket socket, int order) {
byte[] byteArr = new byte[1024];
try {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socket.getInputStream();
int length;
while ((length = inputStream.read(byteArr)) != -1) {
System.out.printf("线程id[%s],客户端[%d]: %s\n", Thread.currentThread().getId(), order, new String(byteArr, 0, length));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socket.close();
System.out.printf("关闭与客户端[%d]的连接\n", order);
} catch (IOException e) {}
}
}
}


2. NIO(同步非阻塞I/O)

NIO,即非阻塞I/O,是JDK 1.4引入的一种新的I/O模型。NIO的核心组件包括Channel(通道)、Buffer(缓冲区)和Selector(选择器)。NIO模型允许一个线程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端连接,从而提高了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



2.1 工作原理


NIO模型通过Selector来监听多个通道的事件,如连接请求、数据到达等。当某个通道有事件发生时,Selector会通知相应的线程进行处理。这种方式大大减少了线程的数量,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扩展性。



2.2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NioServ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serverSocketChannel.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6666));
serverSocket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serverSocket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while (true) {
selector.select();
Set selectiOnKeys= selector.selectedKeys();
Iterator iterator = selectionKeys.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iterator.next();
if (key.isAcceptable()) {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 = (Server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 server.accept();
socket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socket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 else if (key.isReadable()) {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int read = socketChannel.read(buffer);
if (read > 0) {
buffer.flip();
byte[] bytes = new byte[buffer.remaining()];
buffer.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bytes));
}
}
iterator.remove();
}
}
}
}


3. NIO的核心组件

NIO模型的三大核心组件是Channel、Buffer和Selector。



3.1 Channel(通道)


Channel类似于传统的流,但它可以双向传输数据。常见的Channel类型包括FileChannel、SocketChannel和ServerSocketChannel。



3.2 Buffer(缓冲区)


Buffer是一个可以读写数据的内存块。NIO中的Buffer提供了多种类型,如ByteBuffer、CharBuffer、IntBuffer等。Buffer的常见操作包括put(写入数据)和get(读取数据),并可以通过flip方法切换读写模式。



3.3 Selector(选择器)


Selector用于监听多个通道的事件。通过注册通道到Selector,可以实现一个线程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端连接。当某个通道有事件发生时,Selector会通知相应的线程进行处理。



4. BIO与NIO的比较

  • BIO以流的方式处理数据,而NIO以块的方式处理数据,块I/O的效率比流I/O高很多。

  • BIO是阻塞的,NIO则是非阻塞的。

  • BIO基于字节流和字符流进行操作,而NIO基于Channel和Buffer进行操作。



5. 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应该能够理解BIO和NIO的主要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适用场景。在高并发场景下,NIO模型通常更具优势,因为它可以显著减少线程的数量,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扩展性。


推荐阅读
  • 从 .NET 转 Java 的自学之路:IO 流基础篇
    本文详细介绍了 Java 中的 IO 流,包括字节流和字符流的基本概念及其操作方式。探讨了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文件数据,并结合编码机制确保字符数据的正确读写。同时,文中还涵盖了装饰设计模式的应用,以及多种常见的 IO 操作实例。 ... [详细]
  • 优化ListView性能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优化ListView的性能,包括视图复用、ViewHolder模式、分批加载数据、图片优化及内存管理等。这些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应用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阿里云的fastjson库解析包含时间戳、IP地址和参数等信息的JSON格式文本,并进行数据处理和保存。 ... [详细]
  • Hadoop入门与核心组件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Hadoop的基础知识及其核心组件,包括HDFS、MapReduce和YARN。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Hadoop的生态系统及应用场景。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org.neo4j.helpers.collection.Iterators.single()方法的功能、使用场景及代码示例,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方法。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JQuery实现省市二级联动和表单验证。首先,通过change事件监听用户选择的省份,并动态加载对应的城市列表。其次,详细讲解了使用Validation插件进行表单验证的方法,包括内置规则、自定义规则及实时验证功能。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org.eclipse.ui.forms.widgets.ExpandableComposite类的addExpansionListener()方法,并提供了多个实际代码示例,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方法。这些示例来源于多个知名开源项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Akka中的BackoffSupervisor机制,探讨其在处理持久化失败和Actor重启时的应用。通过具体示例,展示了如何配置和使用BackoffSupervisor以实现更细粒度的异常处理。 ... [详细]
  • Python自动化处理:从Word文档提取内容并生成带水印的PDF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Python实现从特定网站下载Word文档,去除水印并添加自定义水印,最终将文档转换为PDF格式。该方法适用于批量处理和自动化需求。 ... [详细]
  • MQTT技术周报:硬件连接与协议解析
    本周开发笔记重点介绍了在新项目中使用MQTT协议进行硬件连接的技术细节,涵盖其特性、原理及实现步骤。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Samba软件配置CIFS文件共享服务,涵盖安装、配置、权限管理及多用户挂载等关键步骤。通过具体示例和命令行操作,帮助读者快速搭建并优化Samba服务器。 ... [详细]
  • 本文详细探讨了VxWorks操作系统中双向链表和环形缓冲区的实现原理及使用方法,通过具体示例代码加深理解。 ... [详细]
  • 深入探讨CPU虚拟化与KVM内存管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现代服务器架构中的CPU虚拟化技术,包括SMP、NUMA和MPP三种多处理器结构,并深入探讨了KVM的内存虚拟化机制。通过对比不同架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帮助读者理解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架构以优化性能。 ... [详细]
  • 解决JAX-WS动态客户端工厂弃用问题并迁移到XFire
    在处理Java项目中的JAR包冲突时,我们遇到了JaxWsDynamicClientFactory被弃用的问题,并成功将其迁移到org.codehaus.xfire.client。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过程及解决方案。 ... [详细]
  • 本文总结了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的学习内容,涵盖语言基础、编译解释过程及基本数据类型等核心知识点。 ... [详细]
author-avatar
靜trevis_263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