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RedHat安装DB2详细步骤(附卸载、备份恢复步骤)

1.创建用户组和用户说明:步骤1以root用户登录需要安装DB2的服务器。步骤2创建用户组和用户。#su-root#groupdeldb2grp#groupdeldb
1.创建用户组和用户

说明:

步骤1 以root用户登录需要安装DB2的服务器。

步骤2 创建用户组和用户。

# su -root

# groupdel db2grp

# groupdel db2fgrp

# groupdel dasadm

 

# groupadd db2grp

# groupadd db2fgrp

# groupadd dasadm

 

# useradd -m -g db2grp -d /home/db2inst -s /bin/bash db2inst

# useradd -m -g db2fgrp -d /home/db2fenc -s /bin/bash db2fenc

# useradd -m -g dasadm -d /home/dasusr -s /bin/bash dasusr

步骤3 执行如下命令分别设置db2inst1、db2fenc和dasusr用户密码。

# passwd db2inst

New password:db2inst

Re-enter new password:db2inst

Password changed

# passwd db2fenc

……

# passwd dasusr

……

以上输入的用户密码仅作为示例,实际安装时请统一规划用户密码。

2.安装db2数据库

2.1 获取并解压安装包

步骤1 以root用户登陆需要安装DB2的服务器。

步骤2 创建DB2安装包存放目录

#mkdir/home/db2install

步骤3 将DB2安装包db2_v101_linuxx64_expc.tar拷贝到上一步骤创建的目录下。

步骤4 解压DB2安装包db2_v101_linuxx64_expc.tar。

# tar -xvf db2_v101_linuxx64_expc.tar

解压后将在/home/db2install目录下生成目录expc。

2.2执行数据库安装脚本

步骤1 以root用户登陆需要安装DB2的服务器。

步骤2 进入目录/home/db2install/expc

#cd /home/db2install/expc

步骤3 运行DB2安装脚本

#./db2_install

2.3创建监听 License

步骤1 以root用户登录DB2服务器。

步骤2 进入目录/opt/ibm/db2/V10.1/adm。

#cd /opt/ibm/db2/V10.1/adm

步骤3 安装DB2 license,命令如下:

#./db2licm -a /home/db2install/expc/db2/license/db2expc_uw.lic

2.4 创建DBA和数据库实例

步骤1 以root用户登录DB2服务器。

步骤2 进入目录/opt/ibm/db2/V10.1/instance。

#cd /opt/ibm/db2/V10.1/instance

步骤3 创建DAS。

#./dascrt -u dasusr

 

-u dasusr表示指定DAS用户名。dasusr为A.创建用户组和用户步骤2中创建的dasusr用户

步骤4 创建数据库实例。

# ./db2icrt -p 50000 -u db2fencdb2inst

 

l  -p 50000参数表示指定DB2实例对外服务端口,必须使用端口50000。

l  -u db2fenc表示指定此实例使用的fence用户名。

l  db2inst表示指定此实例名和所有者名(二者相同)。

步骤5 设置数据库实例自动启动。

# su -db2inst

db2inst@ localhost:~>db2iauto-on db2inst

 

2.5 创建数据库

步骤1 以db2inst用户登录DB2服务器。

# sudb2inst

步骤2执行建库语句db2 create database数据库名using codeset GBK territory cn

# db2start

# db2 create database borzmmp automatic storage yes using codeset UTF-8 territory US pagesize 32768

步骤3创建表空间

<1、新建一个sql文件 tablespace.sql ,将下面的内容复制到文件里

首先创建路径/home/datafile/db2file

--建表空间存放路径

# suroot

# mkdir-p /home/datafile/db2file

# chown-R db2inst /home/datafile/db2file

--连接数据库

#sudb2inst

#db2 connect to sample;

--创建缓冲池(bp32k  缓冲池名称)

# db2"create bufferpool bp32k all nodes size -1 pagesize 32k"

--新建表空间

#db2"create tablespace sample_dms pagesize 32k managed by database using (file &#39;/home/datafile/db2file/sample_dms.dat&#39; 10M ) autoresize yes bufferpool bp32k

maxsize none";

--断开数据库

# db2 connect reset;

--删除表空间

db2 "DROP TABLESPACE sample_dms"

<2、链接数据库执行建表空间脚本

#db2 connect to sample user db2inst using db2inst

# db2 -stvf tablespace.sql

 

2.6 配置端口

步骤1 以db2inst用户登录DB2服务器。

#db2 update database manager configuration using svcename DB2_db2inst

步骤2 以root用户登录新增端口到/etc/services配置文件中

#vi &#43; /etc/services

新增一行

#DB2_db2inst     50000/tcp               #db2

步骤3重新启动以db2inst登录

#db2setDB2COMM&#61;TCPIP

# db2stop force

#db2start

3.关闭防火墙

步骤1以root用户登录执行下面语句关闭防火墙

#/etc/init.d/iptablesstop

4.删除数据库安装包

步骤 1 以root用户登录删除安装文件夹

#cd /home/db2install

#rf –rm  db2install

5.卸载db2数据库

5.1删除DB2数据库

步骤 1 切换到db2inst用户&#xff0c;并查看当前实例下所有的数据库信息。

# su - db2inst

db2inst&#64;linux:~> db2 list db directory

System Database Directory

Number of entries in the directory &#61; 2

 

Database 1 entry:

Database alias &#61; sample

Database name &#61; sample

Node name &#61; NODE0

Database release level &#61; a.00

Comment &#61;

Directory entry type &#61; Remote

Catalog database partition number &#61; -1

Alternate server hostname &#61;

Alternate server port number &#61;

此处数据库相关信息均为举例。请根据实际情况记录下数据库相关信息以便后续步骤的操作。

 

步骤 2 反编目与数据库相关的远程数据库。

db2inst&#64;linux:~> db2 uncatalog db sample

DB20000I The UNCATALOG DATABASE command completed successfully.

DB21056W Directory changes may not be effective until the directory cache is

refreshed.

步骤 3 查看当前实例下所有的节点信息(如果没有&#xff0c;跳过第4步)。

db2inst&#64;linux:~> db2 list node directory

Node Directory

Number of entries in the directory &#61; 1

Node 1 entry:

Node name &#61; NODE0

Comment &#61;

Directory entry type &#61; LOCAL

Protocol &#61; TCPIP

Hostname &#61; 10.85.60.160

Service name &#61; 60000

步骤 4 反编目与数据库相关的的远程节点。

db2inst&#64;linux:~> db2 uncatalog node NODE0

DB20000I The UNCATALOG NODE command completed successfully.

DB21056W Directory changes may not be effective until the directory cache is

refreshed.

步骤 5 停止数据库实例。

db2inst&#64;linux:~> db2stop force

12/19/2007 15:44:30 0 0 SQL1064N DB2STOP processing was successful.

SQL1064N DB2STOP processing was successful.

步骤 6 启动数据库实例。

db2inst&#64;linux:~> db2start

12/19/2007 15:44:55 0 0 SQL1063N DB2START processing was successful.

SQL1063N DB2START processing was successful.

步骤5 和6 主要目的是断开与当前数据库已建立的所有连接&#xff0c;以便能顺利删除数据库。

步骤 7 删除数据库&#xff08;如果没有跳过&#xff09;。

db2inst&#64;linux:~> db2 drop db sample

DB20000I The UNCATALOG NODE command completed successfully.

DB21056W Directory changes may not be effective until the directory cache is

步骤 8 删除应用数据库相关文件。

db2inst&#64;linux:~> cd /home/db2inst

db2inst&#64;linux:~> rm -r capture bin db2ha logs

db2inst&#64;localhost ~]$ rm -rf db2inst

5.2卸载DB2 应用程序

步骤 1 以dasusr用户登录DB2 数据库系统。

db2inst&#64;linux:~>su dasusr

步骤 2 停止DB2 DAS 。

dasusr&#64;linux:~> db2admin stop

SQL4407W The DB2 Administration Server was stopped successfully.

步骤 3 切换到root用户&#xff0c;删除DB2 DAS 。

dasusr&#64;linux:~> su - root

# cd /opt/ibm/db2/V10.1/instance

# ./dasdrop

SQL4410W The DB2 Administration Server is not active.

DBI1070I Program dasdrop completed successfully.

步骤 4 查看当前系统中的DB2 实例。

# cd /opt/ibm/db2/V10.1/instance 

# ./db2ilist

db2inst

步骤 5 停止DB2 实例。

# su - db2inst

db2inst&#64;linux:~> db2 terminate

DB20000I The TERMINATE command completed successfully.

停止数据库

db2inst&#64;linux:~> db2stop

2007-12-20 13:04:50 0 0 SQL1064N DB2STOP processing was successful.

SQL1064N DB2STOP processing was successful.

步骤 6 删除系统中的DB2 实例。

db2inst&#64;linux:~> su - root

# cd /opt/ibm/db2/V10.1/instance

# ./db2idrop db2inst

DBI1070I Program db2idrop completed successfully.

若在查询系统中存在的实例时还有除db2inst 之外的其他用户&#xff0c;也需要使用上述方法将其删除。

步骤 7 执行卸载程序。

# cd /opt/ibm/db2/V10.1/install

# ./db2_deinstall -a

Removing package(s) now.....

IBM_db2essg81....

IBM_db2icms81....

IBM_db2icc81....

...

Program db2_deinstall completed successfully...

步骤 8 删除DB2 用户组和用户。

# userdel dasusr

# userdel db2inst

# userdel db2fenc

# groupdel db2grp

# groupdel db2fgrp

# groupdel dasadm

步骤 9 删除DB2 用户目录。

# cd /home

# rm -rf dasusr db2fenc  db2inst

# cd /var

root&#64;localhost var]# rm -rf db2

#cd /var/mail

[root&#64;localhost mail]# rm -rf dasusr  db2fenc  db2inst

若删除DB2 应用程序之后&#xff0c;需要重新安装该程序&#xff0c;则需要重新执行Breeze 菜单中创建

用户和用户组的步骤&#xff0c;否则Breeze 脚本将无法创建用户和用户组&#xff0c;并提示“DBI1084E An

attempt to create /home/dasusr/das failed.”、“Error! Create DAS failed”。

步骤 10 删除/etc/services 文件中与DB2 相关的如下端口信息。

# vi &#43; /etc/services

输入/  后面输入名称&#xff0c;点击回车进行查找然后删除。&#xff08;默认只能搜到前4个&#xff09;

/ibm-db2

/questdb2-lnchr

ibm-db2 523/tcp

ibm-db2 523/udp

questdb2-lnchr 5677/tcp

questdb2-lnchr 5677/udp

DB2_db2db2inst 60000/tcp

DB2_db2db2inst_1 60001/tcp

DB2_db2db2inst_2 60002/tcp

DB2_db2db2inst_END 60003/tcp

db2c_db2db2inst 50001/tcp

6.备份还原数据库

  备份数据库
  db2 force application all
  db2 backup db dbtest to /home/db2inst/backup
  
  恢复数据库

  db2 restore db dbtest from /home/db2inst/backup taken at 20151225114532 into dbborz

 

 

 安装包稍后上传

转:https://www.cnblogs.com/Genesisx/p/5129324.html



推荐阅读
  • 本文介绍了将mysql从5.6.15升级到5.7.15的详细步骤,包括关闭访问、备份旧库、备份权限、配置文件备份、关闭旧数据库、安装二进制、替换配置文件以及启动新数据库等操作。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Oracle数据库中tnsnames.ora文件的作用和配置方法。tnsnames.ora文件在数据库启动过程中会被读取,用于解析LOCAL_LISTENER,并且与侦听无关。文章还提供了配置LOCAL_LISTENER和1522端口的示例,并展示了listener.ora文件的内容。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CentOS上安装Python2.7.2的详细步骤,包括下载、解压、编译和安装等操作。同时提供了一些注意事项,以及测试安装是否成功的方法。 ... [详细]
  • 树莓派语音控制的配置方法和步骤
    本文介绍了在树莓派上实现语音控制的配置方法和步骤。首先感谢博主Eoman的帮助,文章参考了他的内容。树莓派的配置需要通过sudo raspi-config进行,然后使用Eoman的控制方法,即安装wiringPi库并编写控制引脚的脚本。具体的安装步骤和脚本编写方法在文章中详细介绍。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Linux下安装Perl的步骤,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Perl程序示例。同时,还展示了运行该程序的结果。 ... [详细]
  • 本文讨论了在数据库打开和关闭状态下,重新命名或移动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情况。针对性能和维护原因,需要将数据库文件移动到不同的磁盘上或重新分配到新的磁盘上的情况,以及在操作系统级别移动或重命名数据文件但未在数据库层进行重命名导致报错的情况。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 [详细]
  • web.py开发web 第八章 Formalchemy 服务端验证方法
    本文介绍了在web.py开发中使用Formalchemy进行服务端表单数据验证的方法。以User表单为例,详细说明了对各字段的验证要求,包括必填、长度限制、唯一性等。同时介绍了如何自定义验证方法来实现验证唯一性和两个密码是否相等的功能。该文提供了相关代码示例。 ... [详细]
  • 在Docker中,将主机目录挂载到容器中作为volume使用时,常常会遇到文件权限问题。这是因为容器内外的UID不同所导致的。本文介绍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使用gosu和suexec工具以及在Dockerfile中配置volume的权限。通过这些方法,可以避免在使用Docker时出现无写权限的情况。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及其重要性,强调了关系数据库范例中将逻辑存储与物理存储分开的必要性。通过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分离,可以实现对物理存储的重新组织和数据库的迁移,而应用程序不会察觉到任何更改。文章还展示了Oracle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并介绍了表空间的概念和作用。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MysqlDump和mysqldump进行全库备份的相关知识,包括备份命令的使用方法、my.cnf配置文件的设置、binlog日志的位置指定、增量恢复的方式以及适用于innodb引擎和myisam引擎的备份方法。对于需要进行数据库备份的用户来说,本文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内容。 ... [详细]
  • 使用Ubuntu中的Python获取浏览器历史记录原文: ... [详细]
  • 图解redis的持久化存储机制RDB和AOF的原理和优缺点
    本文通过图解的方式介绍了redis的持久化存储机制RDB和AOF的原理和优缺点。RDB是将redis内存中的数据保存为快照文件,恢复速度较快但不支持拉链式快照。AOF是将操作日志保存到磁盘,实时存储数据但恢复速度较慢。文章详细分析了两种机制的优缺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redis的持久化存储策略。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Mac上搭建php环境后无法使用localhost连接mysql的问题,并通过将localhost替换为127.0.0.1或本机IP解决了该问题。文章解释了localhost和127.0.0.1的区别,指出了使用socket方式连接导致连接失败的原因。此外,还提供了相关链接供读者深入了解。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C#制作Java+Mysql+Tomcat环境安装程序,实现一键式安装。通过将JDK、Mysql、Tomcat三者制作成一个安装包,解决了客户在安装软件时的复杂配置和繁琐问题,便于管理软件版本和系统集成。具体步骤包括配置JDK环境变量和安装Mysql服务,其中使用了MySQL Server 5.5社区版和my.ini文件。安装方法为通过命令行将目录转到mysql的bin目录下,执行mysqld --install MySQL5命令。 ... [详细]
  • CentOS 6.5安装VMware Tools及共享文件夹显示问题解决方法
    本文介绍了在CentOS 6.5上安装VMware Tools及解决共享文件夹显示问题的方法。包括清空CD/DVD使用的ISO镜像文件、创建挂载目录、改变光驱设备的读写权限等步骤。最后给出了拷贝解压VMware Tools的操作。 ... [详细]
author-avatar
水源水足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